
2月哈爾濱亞冬會期間其賽事訊息系統遭網攻逾27萬次。(圖/新華社)
國家計算機病毒應變處理中心3日證實,今年2月初舉辦哈爾濱亞冬會期間,賽事資訊系統及當地基礎設施遭境外網絡攻擊達27萬多次,當中超過六成來自美國。內地官方自媒體《玉淵譚天》也分析其背後驚人原因。
自1月26日至2月14日期間,哈爾濱亞冬會賽事訊息系統遭來自境外的網絡攻擊,攻擊次數高達27萬167次。在這些攻擊中,來自美國網絡攻擊者竟佔63.24%,其攻擊數量更呈現出波動性增長的態勢。特別是在2月7日至2月13日期間,攻擊次數急遽攀升,其中2月8日更是達到攻擊次數的高峰。
訊息發布系統成主要目標
《玉淵譚天》訪問一名負責保障亞冬會網絡安全的技術人員。他表示,作為洲際級別的體育比賽,亞冬會不僅是一場體育競賽的盛會,更是向國際社會展示國家形象、促進文化交流的大型活動。對於網攻者而言,這無疑是一個損害中國國際聲譽、製造國際輿論風波的「最佳舞台」。
報導指出,在這次網絡攻擊當中,亞冬會賽事訊息發布系統成了主要目標,作為亞冬會「線上門面」,該系統承擔發布比賽訊息、賽事動態、成績公告等重要任務。該系統一旦停擺或出現錯亂,後果將不堪設想。攻擊者還可能透過竄改系統,故意在平台上散布惡意訊息。
嘗試入侵寬頻網絡
另外報道認為,來自美國的網絡攻擊者還嘗試入侵包括寬頻網絡、5G設施等在內的黑龍江省內關鍵訊息基礎設施。
由於賽事舉辦地黑龍江,擁有大量高度敏感的國防軍工科研單位,一直以來都是美西方偵查情報的重點打擊目標。若真成功入侵,恐滲透當地的基礎設施,就能實現特定目標的竊聽,獲得軍事情報。
文章授權轉載自《中天新聞網》,按此查看原始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