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東省委常委、常務副省長張虎表示,目前正積極實施「灣區通」工程,計劃進一步打通粵港澳三地在投資貿易、機制標準和市場准入等方面的「堵點」,實現各類資源要素流動,以達至更便捷高效、更具吸引力的營商環境。
港澳居民北上熱度高企
他表示,粵港澳人員往來日益便捷,隨著「港車北上」及試點實施往來港澳的人才簽注政策等措施落地,進一步推動三地人員往來交流。他說,今年首5個月,經港珠澳大橋珠海公路口岸出入境的旅客突破1000萬人次,而去年全年香港居民北上內地達到約5300萬人次,認為港澳居民北上熱度高企,相向奔赴已成為生活新常態。
張虎提到,推動基礎設施互聯互通是大灣區建設的重中之重,目前已經基本實現大灣區主要城市間的一小時跨海、跨江通道群,未來會持續改善珠江口東西兩岸交通運輸,提升人員車輛往來、貨物通關、資金跨境等方面的水平。
目前已有3950名港澳專業人士取得內地註冊職業資格
張虎說,粵港兩地已率先實現數字身份認證複認,對多項高頻政務服務實現粵港跨境通辦,首次實現內地政務系統對香港市民身份的線上認證。他又指,正持續推進醫生、教師及導遊等領域的職業資格認可,促進港澳醫療專業技術人員在廣東就業,目前累計已有3950名港澳專業人士取得內地註冊職業資格。
此外,在金融市場有序地推進互聯互通,他說深港通、債券通「南向通」、跨境理財通、互換通等措施落地實施,人民幣成為粵港澳跨境收支第一大結算貨幣,在投資者准入條件參與機構範圍合格投資產品範圍,個人投資者額度等方面,進一步優化升級,更好地滿足粵港澳大灣區居民的資產配置和理財投資需求。
大灣區綜合實力不斷增強
張虎在廣州出席「機遇灣區」廣東主題採訪活動,講述粵港澳大灣區發展情況。他說自2019年黨中央印發《粤港澳大灣區發展規劃綱要》, 經過5年的努力,大灣區綜合實力不斷增強,粵港澳合作更加廣泛深入,國際一流灣區和世界級層次群建設邁出堅實一步。粵港澳大灣區的經濟總量,從2018年的10.8萬億元到2023年突破14萬億元,也就是說以不到全國0.6%的國土面積,創造了全國九分之一的經濟總量。高質量發展潛力和動能不斷釋放,充份展現出一國兩制的制度優勢和活潑生機。
原文刊登於 香港電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