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昨爆出罕見嚴重食物中毒事故,台北市信義區餐廳「寶林茶室」(左圖)有食客進食「炒粿條」和「滑蛋河粉」後不適,昨累計12宗個案,當中2死3危殆。報道指,患者疑進食了受「米酵菌酸」毒素污染的米類製品而中毒。患者初時感噁心、嘔吐、腹痛和腹瀉等,嚴重者惡化至肝衰竭、敗血性休克,也損害腎臟和心臟等器官,目前並無特效解毒藥物治療米酵菌酸中毒。引起今次食物中毒的主因仍有待調查,當局從餐廳帶走食材檢驗,最少兩周才有結果。
兩名死者分別66歲和39歲,66歲楊姓男死者女兒稱,他3月19日中午到寶林茶室僅食了炒粿條,回家後腹瀉三十多次,求診以為感染諾如病毒並服藥,21日惡化送到急症室。至23日凌晨4時突現血糖過高,2小時後肝指數飆高,入住深切治療部(ICU),周一更須裝「人工心肺」;最終因引發多重器官衰竭,昨離世。楊女指父親本身無肝腎問題,「就是去吃了一次飯,不到一個禮拜人就沒了。」
米酵菌酸耐熱沖洗不去 浸泡黑木耳須小心
根據香港食安中心資料,懷疑是今次中毒事件原兇的米酵菌酸,特性耐熱且沖洗不去。因此,即使高溫烹煮也不能「殺死」,清洗或浸泡也不能除去。除了米類製品,黑木耳、一些發酵椰子或粟米產品也可受該毒素污染。如需過夜泡發黑木耳,應放入雪櫃內。米酵菌酸是發酵玉米麵製品、變質鮮銀耳及其他變質澱粉類製品引起中毒的主因,在雪櫃內攝氏4度下幾乎無法繁殖和產生毒素;在乾燥環境也難繁殖,潮濕天氣或錯誤存放則容易令食物滋生該毒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