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一蘋果,醫生遠離我」是不變的真理,因為蘋果擁有多種營養如維他命C、複合維他命B、抗氧化劑和多種礦物質等,同時亦有豐富的膳食纖維,對健康有莫大好處。然而跟其他可生食的水果一樣,進食蘋果時亦可一併將當中的細菌帶進腸道,那麼蘋果到底含有甚麼樣的細菌呢?
最近奧地利格拉茨科技大學(Graz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的一個研究小組,發表對蘋果含菌的詳細報告。當中分析了蘋果不同部位的細菌含量,包括莖、果皮、果肉、種子和花萼,並比較有機種植蘋果及傳統種植蘋果的分別。通常後者在超市發售,栽種過程較多接觸化學肥料和殺蟲劑。
研究人員發現,兩個類型的蘋果都含有數量相若的細菌,估計一個240克的蘋果約有1億個細菌;多數細菌皆存在於種子中,其餘則可在果肉中找到。不過,領導研究的生物學家Gabriele Berg指出,新鮮採摘的有機蘋果具有更多樣化、均勻及獨特的細菌群落,可限制任何一個物種過度生長,從而形成制衡。另外有機蘋果含更多益菌,而傳統種植蘋果則有較多潛在有害細菌,包括一種大腸桿菌「志賀氏菌」(Escherichia-Shigella)。
由此看來,栽種方式可影響蘋果的含菌量;研究人員認為應該對其他水果進行類似研究,以確定各種食物的細菌含量方面是否與種植方法有關。
(來源︰Frontiers in Microbiology)
網址︰https://www.frontiersin.org/articles/10.3389/fmicb.2019.01629/ful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