突然嘴歪、言語不清、甚至是一邊身無力麻痺,不少人也知道這些是中風的病徵,需要盡快求診醫治。然而,中風的真正原因,可能連中風患者也未必知曉。心臟科專科劉澤均醫生指出,中風個案中以缺血性中風較為常見,但這不一定單是腦血管問題,有約兩成半缺血性中風個案的根源是心房顫動。「由於心房顫動的病徵並不明顯,因此不少患者不幸中風後才得知『幕後推手』原來是心房顫動。」
正常人體的心跳有規律的跳動,一旦患上心房顫動,患者的心跳會變得紊亂,一般而言,患者未必能察覺心跳有異常,惟病情一直惡化的話,患者或會感到心跳過快、失去規律,甚至出現氣喘、頭暈、胸痛等不適。劉醫生指出,更大的「危機」是心房顫動影響心臟血液流動,滯留在左心耳的血液可能會凝結成血塊,當血塊經血液循環進入腦血管後,有機會堵塞血流,導致缺血性中風。劉醫生指出:「心房顫動患者中風的風險,比一般人高5倍。」
評分表助評估中風風險
心房顫動與中風關係密切,定期覆診及評估中風風險對長期管理病情十分重要,劉醫生表示:「若患者患上心房顫動,可透過CHA2DS2-VASc風險評分表以評估其中風風險,分數越高,代表風險越高。如達2分或以上,醫生會建議患者服用抗凝血藥(俗稱薄血藥)以減低中風風險。」
新型抗凝血藥飲食禁忌較少 提升生活質素
傳統抗凝血藥與食物有較多相沖,患者須避免進食含維他命K的食物,當中包括不少蔬果,並需定時抽血監察凝血指數,從而調整藥物劑量。而現時新型抗凝血藥的飲食禁忌較少,患者亦不需定期抽血,有助維持患者生活質素。劉醫生指出:「處方藥物時,醫生會考慮患者的意願及身體情況,如患者希望由傳統轉用新型藥物,醫生會檢查患者的血凝固狀態國際標準化比值(INR),如數值低於2,即血液的稀薄狀態合適、凝血風險較低,便可轉用新型抗凝血藥。」
劉醫生憶述一個個案,何先生本身患有心房顫動,但他同時患有糖尿病、高血壓、年紀亦較大,屬於中風「高危一族」。患者本來擔心服用抗凝血藥會有出血風險而拒絕服用,最終因病情缺乏管理而不幸中風。及後醫生向患者詳細解釋後,患者決定服用新型抗凝血藥及調整生活習慣,希望降低再次中風的風險。劉醫生提醒,醫生會與患者商討並平衡藥物的效用與風險,毋須過於擔心,如有不適或疑問,應盡早求診。
以上資訊由劉澤均醫生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