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紀大,胃口細,隨時導致營養攝取不足,明明「無病無痛」都容易累、無精神,更會增加跌倒意外的風險!澳洲註冊營養師林思為表示,不少長者誤以為「食肉不健康」,加上胃口減少,慢慢導致營養不良,尤其是蛋白質攝取不足,會令肌肉量和肌肉耐力流失,「一旦肌肉流失便難以逆轉,家人若留意到長者體重驟降 (特別是素食者)、胃口變差、精神不振等,不能從日常食物中攝取足夠營養,便需及早考慮服用營養補充品。」
澳洲註冊營養師林思為表示,不少踏入退休年齡的的長者 (65歲以上),胃口開始減少,加上三高等其他問題,有些長者會僅吃「麥皮沖水」或「米粉加兩條菜」。部分長者飲食過於節制和單一,容易導致營養不良,從而出現感到四肢無力、面色差、貧血、免疫力下降、情緒變差,嚴重者更會出現肌肉量流失(又稱「肌少症」),因肌肉乏力而跌倒甚至導致骨裂等。
蛋白質為營養關鍵 更不可忽視維他命D
林思為表示,研究顯示,體重較重對長者的健康和長壽有好處,「BMI介乎24至26 kg/m2就較有利於長者健康。」體重應重於肌肉量而不是脂肪量。而不同營養當中,蛋白質至為關鍵。她解釋,由於長者相關的荷爾蒙水平較低及新陳代謝減慢,較難製造肌肉,故需要較多的蛋白質,以補充肌肉量。而優質的蛋白質來自牛奶、雞、魚、牛、豬和豆腐等,「但很多長者認為雞蛋含有膽固醇,多吃會令血脂水平上升,或因為宗教信仰或「怕肥」不吃肉、飲奶又容易腸胃敏感等,限制自己的飲食因而令身體缺乏蛋白質。」她建議長者每日要少食多餐,最好每3-4小時就進食一次,而每餐都應該有蛋白質。
她又指出,東南亞地區包括香港的長者,特別容易缺乏維他命D,影響肌肉和骨質健康及免疫力,「維他命D主要來自三文魚、蛋黃和芝士等,但這些食物亞洲人不常進食。」即使曬太陽有助製造維他命D,但長者的皮膚敏感度較低,疫情期間或行動不便的長者更少外出,所以必需要作出適量的營養補充。
補充品也要營養均衡
林思為指出,均衡、多元化、充足蛋白質飲食對長者十分重要,然而,部分長者因胃口、牙齒及吞咽問題等問題未能正常進食,令每餐只能吃日常分量的一半。她提醒,一旦長者BMI 過低(少於18. 5kg/m2),或發現自己體重突然在3至6個月內跌5至10%、走路、站立開始不太自如、精神差,建議立即諮詢醫生及營養師。若已嘗試增加進食量,但未能從天然食物中攝取足夠營養,便需考慮使用營養補充品,以免營養不良。「不少人隨便服用單一營養補充品,例如多種維他命丸或鈣片等,但當中不含其他營養,營養仍不均衡」,她建議,選擇時應留意產品所提供的熱量(卡路里)、脂肪來源,是否含有優質蛋白質及多種微量營養素如維他命D丶Omega-3脂肪酸和鈣質等。
坊間有多種不同的營養補充品,林思為表示,各有不同成效及副作用,選擇前應諮詢主診醫生或營養師,按自身的病歷、營養狀態、個人喜好和承擔能力等,選擇最適合的營養補充品。她亦強調,運動有助保存肌肉和強壯肌肉能量,「每日適量運動,例如散步、急步行、阻力運動等,均有助增強肌肉能量,不能忽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