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學講求實證、數據,尤其是腫瘤科,可按病人癌症特性分類,從而安排更合適的治療方案。然而,對於臨床腫瘤科專科謝耀昌醫生來說,病人並不只是一堆數字,因為每位病人都有自己的故事,醫生可以透過病人的故事,因應不同的需要去選擇更貼身的方案,令治療過程變得更有溫度,更人性化。
以乳癌為例,近年醫學界將乳癌細分為不同的種類,例如荷爾蒙受體陽性乳癌、HER2受體陽性乳癌、三陰性乳癌等,讓醫生可以根據不同的分類去選擇最適合的藥物。除此之外,醫生更可以透過腫瘤基因測試,了解患者的乳癌細胞是否帶有變異基因。
例如,乳癌患者一旦出現PIK3CA基因變異,便可以預測患者的癌細胞可能對現時常用的荷爾蒙治療產生抗藥性,以及對化療的反應較一般病人差,即是說患者將會對傳統治療方案的治療有所折扣,需要盡快使用其他的藥物,例如針對PIK3CA基因變異的標靶藥物以進行治療。
事實上,這些不同的醫學數據,可以讓醫生更有效選擇「武器」幫助病人對抗癌症,但並不止於此。謝耀昌醫生認為,不同的病人有如不同的故事書,透過病人分享自己的故事,醫生可以更深入理解病人的需要,令治療變得更有溫度。
「記得有一位年輕的女病人,於年卅晚確診患上乳癌,擔心錯過年卅晚的求診機會,則要等待至過年後初四、初五才能夠看醫生,所以非常擔心。她本身有一個3歲的囝囝,所以清楚表明即使治療過程非常辛苦,都一定會捱過去。」謝耀昌醫生表示,治療癌症除了講求治療成效外,亦在乎藥物的副作用,醫生可以因為病人的生活需要,平衡兩者對患者的影響性,再設計治療方案。考慮到這位病人須要照顧兒子,醫生在安排治療時,在確保療效的同時,亦要顧及病人的生活質素及治療方便程度。
謝醫生直言:「病人絕對不是一堆數字,我覺得她們活像一本故事書,一旦開始閱讀她們的故事,便會慢慢對人物產生感情,亦會發現自己有能力改寫這本故事書的結局,繼而讓你更加投入,渴望看到一個happy end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