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
2022-06-06 07:30:00
日報

【健康解碼】紅疹皮屑纏身 負面情緒俱增 生物製劑起效快 助擺脫銀屑病

分享:
【健康解碼】紅疹皮屑纏身 負面情緒俱增 生物製劑起效快 助擺脫銀屑病

銀屑病患者被人誤會是患上傳染病,時有所聞,面對這種使人身心疲憊的狀況,有些患者總希望,有些療效迅速又具針對性的藥物,能盡早把病情控制,讓生活重回正軌,近年新型藥物生物製劑就能做到這種效果。其中,「白細胞介素17」(IL-17)的起效速度較快,並能同時處理其他共病,對患者而言可說是一石二鳥。有醫生就提醒患者,銀屑病是慢性疾病,治療時必須保持耐性,持續用藥才是控制病情的關鍵。

40歲的謝先生(化名)早兩年確診銀屑病,隨著新冠肺炎疫情爆發,他飽受工作及情緒困擾,甚至拒絕覆診,導致病情越來越嚴重。公司同事見到他身上生有紅疹及皮屑也退避三舍,他自卑得在大熱天時也要穿上長衫遮蓋患處。經歷數個月煎熬,他自覺不能長持下去,決心重投治療,主診醫生考慮過其實際病情及求診意向,為他處方了起效較快的生物製劑,結果2至3星期後徵狀明顯改善,令他重拾自信。

adblk6

銀屑病不會傳染 與癬無關

不少銀屑病患者也經歷謝先生的階段,被病情弄得身心俱疲。皮膚科專科陳湧醫生指出,這種慢性疾病的病徵常見於臉部及手腳,紅疹及皮屑易令人以為它有傳染性:「銀屑病俗稱牛皮癬,令人聯想到真菌感染,然而兩者並無關係,惟一般人誤解經接觸會被傳染,於是拒絕與患者社交,導致他們出現抑鬱及焦慮情緒。」

不過,許多銀屑病患者選擇「拖得就拖」,只要病情不算嚴重也不會積極治療。陳醫生稱,各種生活及環境因素均會激化銀屑病,更可能誘發其他共病,例如關節炎及血管問題,曾有研究指銀屑病患者同時患有高血壓、糖尿病及膽固醇機會較高,若然不作控制而患上這些共病,中風及併發心臟病的風險也大大提高。

生物製劑 改善九成病徵

如能在病情初期開展治療,用藥方法也會相對輕微。陳醫生舉例,外用類固醇藥膏及照紫外線燈有助紓緩病情,惟前者或使皮膚變薄,後者則花費時間,不太適合長期使用;部份中至嚴重程度患者可選擇服用口服免疫系統抑制劑,但它同時會壓抑與銀屑病無關的免疫能力,有機會影響肝腎功能。針對這種情況,新式治療例如生物製劑,就能瞄準發炎源頭,副作用較少,並能減低對免疫系統的損害。

陳醫生引述研究指,注射生物製劑後頭幾星期病情已有明顯改善,而且毋須頻繁定期抽血,不會影響患者日常生活。不過,現時坊間有多種生物製劑,患者如何因應病情選擇呢?他以「白細胞介素17」(IL-17)為例,它的起效速度較快,並能同時改善關節炎問題,每2至4星期注射一次,大約70%患者注射後能維持PASI 90效果(即病徵得到九成改善),假如患者期望療效較快及全面治療,這類藥物是較為適合的選擇。

adblk7
adblk8
皮膚科專科陳湧醫生

皮膚科專科陳湧醫生

立即更新/下載AM730手機APP 體驗升級功能

全新會員積分獎賞計劃 打開App進入會員專區體驗升級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