滙豐銀行前亞太區主席鄭海泉昨晚離世,他於3歲時患上小兒麻痺症,因此以前出席大小場合都需要用拐杖。小兒麻痺症的成因如何?會引起甚麼問題?而現時香港還有沒有新症出現?下文就為大家解答。
脊髓灰質炎野株病毒引起
小兒麻痺症又稱脊髓灰質炎,由3種脊髓灰質炎野株病毒(1型、2型及3型)引起,病毒具有高度傳染性,主要透過糞口途徑人傳人,亦可以透過如受污染的食物或食水等共同媒介傳播。此症主要感染5歲以下小童,但成人亦可受感染。
少數患者終生殘障
若感染脊髓灰質炎野株病毒,有90%至95%人並不會出現徵狀,而其他人在4至35天潛伏期過後,出現發燒、頭痛、嘔吐、腹部不適、肌肉疼痛、頸部僵硬等,一般在一至兩周便會完會復原。可是,有約0.5%患者會出現下肢肌力變弱並導致行動困難,而當中小部分更會造成終生殘障。
疫苗有效預防
現時並未有有效治療小兒麻痺症的藥物,治療以減輕徵狀、加快復原和避免併發症主。幸而現有疫苗可以接種,為香港兒童免疫接種計劃的其中一個疫苗。過往會使用「小兒麻痺口服劑」及「滅活小兒麻痺疫苗」兩種,但前者接種後有可能引致極罕見的併發症「疫苗感染小兒麻痺症」,因此現時香港只會採用注射形式的滅活疫苗。香港最後一宗相關本土個案於1983年呈報,而疫苗感染小兒麻痺症最後一宗於1995年發生,至今未再有新症出現,香港市民毋須擔心。然而此症現今於巴基斯坦及阿富汗未被消滅,如有需要前往,須確保已經完成接種有關疫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