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
2024-11-04 04:30:21
日報

一次手術 處理老花、白內障

分享:
老花 白內障

一次手術 處理老花、白內障

老花及白內障是本港中老年人最常見的視力毛病,兩者均由眼睛晶體失調所致。本地最新調查發現,66%老花受訪者曾因戴老花眼鏡感不適,86%更以不同方法避免戴眼鏡;而部分白內障患者仍存有迷思。若白內障影響生活,建議向眼科醫生求診,考慮更換人工晶體,同時解決白內障、老花、近視及散光,回復正常生活。

眼科專科醫生郭佩瑋指,晶體將光線折射及聚焦致視網膜,由視覺神經將訊號傳到腦部,形成影像,「若眼睛晶體失調,初期失去彈性或調節能力,就會出現老花,看近物不能對焦;如晶體開始變質、變硬和混濁,就是白內障。」

adblk6

增跌倒風險

據衛生防護中心數據,本港50歲以上人口有七成患上老花,推算全港有約264萬名老花人士;白內障患者則有44萬人。郭佩瑋表示,老花約40歲開始發生,至60歲開始穩定,度數可達約250至275度,除物件要拉遠才看得清楚,也需要充足的光線;外國研究指老花會增加跌倒風險,而深近視加老花的患者,遠近都看不清,生活質素大打折扣。白內障則會令影像變黃、變暗或模糊,甚或出現重影,也分別增加跌倒及骨折風險四成及三成,是全球致盲元兇之首。
 

老花 白內障

(左起)伍立祺、Alex、郭佩瑋、陳頌恩。

老花 白內障

現時人工晶體有多種選擇。

怕顯老避戴老花眼鏡

為了解港人對老花及白內障的認知,研究機構IPSOS訪問了302名50歲或以上及未曾接受白內障手術的港人,當中有75%出現老花,14%確診白內障。老花受訪者有感能力下降(52%)、擔心暴露真實年齡而焦慮(18%);約六成人認為「看起來年輕」對工作及社交生活重要。眼科專科醫生伍立祺指,多達86%人會用不同方法避免戴老花眼鏡,如請人幫忙看餐牌、拍下餐牌照片再放大等。白內障方面,已確診者不少都想推遲接受手術,原因包括以為到視力非常模糊才應做手術(30%)、不肯定人工晶體壽命(13%)及希望用營養補充品改善情況(9%)等。

adblk7

白內障手術多謬誤

眼科專科醫生陳頌恩認為,不少人對老花及白內障仍有誤解,「例如以為要等白內障『熟』才做手術,其實嚴重白內障可引致虹膜炎及青光眼,甚至晶體移位,所以手術不應拖太久;研究亦指出維他命補充劑無助白內障,手術是唯一治療方法;而白內障手術可同時處理白內障、矯正老花、近視及散光;人工晶體以耐用合成物料構成,不會有損耗。」人工晶體有單焦點、多焦點及延伸景深等不同選擇,在不同距離事物的清晰度、眩光等各有優劣,患者可因應職業、興趣、生活習慣、眼睛健康狀況等,與醫生商討選擇最合適的一種。

adblk8

今年66歲、任職的士司機的Alex,原本視力良好毋須戴眼鏡,到50歲左右開始出現老花,戴漸進鏡則難以習慣、視野也被眼鏡框所阻礙;到2018年確診白內障,隔年即做手術處理,「起初會有眩光及對光很敏感,術後一個月左右就回復正常,現在毋須戴眼鏡,十分方便,視野色彩也比以前鮮明。」

立即更新/下載AM730手機APP 體驗升級功能

全新會員積分獎賞計劃 打開App進入會員專區體驗升級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