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 Block Ad Block
健康
2023-07-14 13:30:04

七十歲老翁罕見全身性血管阻塞 連開6次刀續命

分享:
腰痛

老翁因髖關節疼痛就醫,經檢查發現主動脈、腹主動脈、胸主動脈都有問題,在置放支架後,發現心臟瓣膜閉鎖不全,頸動脈及冠狀動脈嚴重狹窄也塞住,「等於全身血管都出問題」。

花蓮172歲池姓老翁患有三高,因髖關節疼痛就醫,原以為是舊疾復發,經檢查發現竟是心血管疾病所致,腹主動脈瘤、胸主動脈潰瘍、頸動脈及冠狀動脈都塞住,外加主動脈瓣膜重度逆流,醫生形容「等於全身血管都出問題」,經門諾醫院心臟血管內外科醫生通力合作,歷經1年半共6次手術救命。

 

先放置頸動脈支架 再接受瓣膜置換手術

門諾醫院心臟血管外科醫生黃振銘指出,「此個案為罕見全身性血管阻塞病例」,很少遇到這麼嚴重個案,老翁的主動脈、腹主動脈、胸主動脈都有問題,在置放支架後,發現心臟瓣膜閉鎖不全,心臟手術術前檢查時,又看到頸動脈及冠狀動脈嚴重狹窄也塞住,於是先放頸動脈支架後,才能進行開心冠狀動脈繞道及主動脈瓣膜置換手術。

Ad Block

心臟內科陳翰興醫生補充,老翁主動脈瓣膜逆流程度大,開刀術前檢查又發現更多問題,包括頸動脈狹窄,在2側均狹窄情況下,很容易在開心手術時,因血液供應不足導致中風,於是共進行2次手術,置放頸動脈支架,手術成功後再進行冠狀動脈繞道及主動脈瓣膜置換手術。

支架

老翁身體多處都要放入支架撐開血管。

患有三高的病友 心血管高風險群

黃振銘醫生說,內外科醫生攜手努力救回老翁,等於全身性血管均重新修復,在3月手術後出院迄今,復原狀況良好,但仍必須覆診及按時服藥追蹤,其中更要注意膽固醇指數,老翁因屬高風險族群,必須定期抽血檢查,低密度膽固醇應小於55mg/dL。被救回一命的池姓老翁表示,原以為只是單純髖關節疼痛復發,未料病情嚴重,才決定勇敢動刀。

Ad Block

池先生歷經6次手術重拾健康,因慢性腎病變及術後出現急性腎衰竭,目前洗腎也從每周3次降為2次,未來將繼續保持少鹽、少油及少糖飲食,相信身體會愈來愈好。黃振銘醫生強調,池先生有高血壓、高血脂和糖尿病,是心血管疾病的高風險族群。如果有三高慢性疾病患者出現腳麻、腳痛、下肢水腫、背痛、胸悶、喘等症狀,建議讓心臟血管專科醫生評估是否有心血管疾病,才能及早診斷,及早治療。

【本文獲「健康醫療網」授權轉載。】

Ad Block
請接受以下私隱政策及免責聲明,以示你同意am730內之私隱政策及免責聲明。了解更多
接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