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據統計,2020年下背痛已經影響全球6.19億人,預計至2050年,因全球人口老化,病例數將增至8.43億。
一名52歲女性病人左腿無力、坐骨神經痛症狀持續超過半年,經磁力共振檢查發現病人的腰椎第四節、第五節和薦椎第一節都有椎間盤突出。其實透過椎間盤減壓微創手術就能改善,但病人卻對手術非常害怕且排斥,仍有「脊椎手術會導致終身坐輪椅和全身癱瘓」的迷思。
下背痛病例隨人口老化而增長 影響勞動力與經濟發展
據統計,2020年下背痛已經影響全球6.19億人,預計至2050年,因全球人口老化,病例數將增至8.43億。因脊椎而引起的下背痛影響勞動力與經濟發展甚鉅,由世界脊骨神經醫學聯盟(World Federation of Chiropractic, WFC)倡議的世界脊椎日,今年以Support Your Spine(支持你的脊椎)為口號,鼓勵全球所有年齡層的人民能夠採取據實證的作法維持脊椎健康、預防脊椎疾病。

椎間盤突出與退化有關,如突出部分壓著神經線,或引致坐骨神經痛等徵狀。
脊椎手術也能微創進行 傷害小、恢復快、安全性高
羅東博愛醫院神經外科許詠鈞醫生則分享,隨醫療技術進展,脊椎手術也能以微創方式進行,利用微小的切口和專業的器械,搭配電腦導航系統,精準定位脊椎病灶,以最小的傷害達到治療效果,術後即可下床活動,甚至隔天便能出院。
許詠鈞醫生補充,脊椎手術導入術中神經監測技術,醫生可即時了解手術過程中是否造成病人神經損傷,如果系統監測到神經傳導異常,會即時發出警示提醒手術醫生,醫生便能即時調整植入骨材的位置,以避免永久性神經受損的遺憾,大幅提升手術的安全性。

隨醫療技術進展,脊椎手術也能以微創方式進行,利用微小的切口和專業的器械,搭配電腦導航系統,精準定位脊椎病灶,以最小的傷害達到治療效果。
破除脊椎手術迷思 盡早接受治療以擺脫疾病疼痛
許詠鈞醫生表示,第一線面對診所病人,在完成診斷後,真正的挑戰常在於如何幫助病人克服內心的恐懼,此時有賴醫療團隊耐心的引導病人,化解對醫療的不確定性和恐懼。他建議病人放下偏見,親身了解正確醫療新知,在診間透過雙向溝通化解自己擔憂;他也鼓勵病人透過病友會等社群,互相支持,彼此一同建立信心,克服對脊椎手術的恐懼,正視脊椎病痛,以免延誤最佳治療時機。
【本文獲「健康醫療網」授權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