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生活|天氣凍 心臟病易發作?](https://cdn.am730.com.hk/s3fs-public/styles/article_image_webp/public/2025-02/39-01.jpg.webp?itok=w34Q0dvo×tamp=1738887800)
健康生活|天氣凍 心臟病易發作?
天氣冷常聽到心臟猝死的個案,到底寒冷氣候對心臟有甚麼影響?心臟科專科醫生江振昌表示,寒冷天氣的確會增加心臟病發的風險,病發後即使不致猝死,亦可能帶來其他後遺症和併發症。所以,天冷時在飲食和運動上也要多加注意身體有否發出警號。
以攝氏24度作為標準,每降一度,大眾因心臟病發入院的風險增加約2.6%。江振昌解釋,「主要是因為寒冷天氣會導致血壓上升,血管收縮,使心臟負擔加重。」此外,寒冷也使得血液更易凝固,增加了急性心臟病發作的風險。」他亦指冬季的日照時間較短,「陽光接觸比較少都會增加心臟病發的機率。」
![心臟科專科醫生江振昌](https://cdn.am730.com.hk/s3fs-public/styles/article_image_webp/public/2025-02/39-02.jpg.webp?itok=82OEC53t×tamp=1738887801)
江振昌強調,缺乏陽光也可能影響心臟健康。
留意心臟警號
江振昌表示,對於有冠心病的人來說,胸口的悶痛、呼吸困難和冒汗等都是需要注意的徵兆。而心房顫動或心律不正的患者,可能會感到心跳不規則、暈眩等情況。這些都是在寒冷天氣中需要特別警惕的訊號。
心臟病發最壞結果無疑是猝死,但除此之外,還有許多可能的後遺症和併發症需要警惕。江振昌指出,心臟病發後,患者可能會面臨中風的風險。中風不僅可導致半身癱瘓,還可能影響記憶和智力,甚至造成言語障礙,對患者日常生活造成重大影響。另外,也可能導致心臟衰竭,心臟功能下降使患者日常活動也感到氣喘、呼吸困難。
減少心臟病風險的生活方式
為減低寒冷天氣心臟病發的風險,江振昌認為要做足保暖工夫,避免失溫和體溫過低。另外,由於冬天是流感季節,他建議接種流感疫苗,因為當感染肺炎或流感,可能會引發心臟病發或心律不正。江振昌續指,「研究顯示,一般人士接種疫苗後,心血管疾病猝死的風險會降低25%至26%,高危人士如三高患者和長者的風險也會顯著降低。」
冬季運動護心小貼士
冬季期間做運動有又甚麼要注意?江振昌強調應注意天氣情況,尤其是在寒冷天氣警告下,最好選擇室內運動,保持環境溫暖。而運動之前,應做5至10分鐘熱身,讓肌肉伸展,心跳逐漸適應運動狀態;運動後也要做一些紓緩動作,以免心跳和血壓變化過快。
飲食方面應遵循「三低一高」的原則,即低糖、低鹽、低油、高纖維。此外,應避免過多冷飲,以免體溫下降。江振昌補充,「雖然冬天人們喜歡喝酒以取暖,但酒精可能引發心臟病,因此應適量飲用。」
![抑鬱 情緒問題](https://cdn.am730.com.hk/s3fs-public/styles/article_image_webp/public/2025-02/39-03.jpg.webp?itok=vN3m5rW5×tamp=1738887801)
抑鬱和情緒問題也可能會引發心臟病。
情緒問題可引發心臟病?
在寒冷的冬季,抑鬱和情緒問題對心臟健康的影響不容忽視。研究顯示,患有抑鬱症或焦慮症的人更容易發展成心臟病。江振昌指,情緒波動會導致血壓和心跳的不穩定,造成心臟的額外負擔。此外,情緒問題往往伴隨不健康的生活習慣,而加重心臟病風險。特別是情緒激動的時候,心跳可能會加快,進一步引發心律不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