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
2024-05-29 04:30:17
日報

增用藥依從性 減思覺失調復發

分享:
嚴重精神病

增用藥依從性 減思覺失調復發

去年6月鑽石山發生一宗涉及嚴重精神病患的悲劇,引來社會關注。香港心理社會康復協會今年作出問卷調查,發現市民對思覺失調的認知明顯不足,社會對患者的支援也不夠。

香港心理社會康復協會今年初向850名18歲以上市民作出調查,發現只有11.3%人表示自己了解嚴重精神病的症狀;逾九成人不了解患上嚴重精神病的求助及處理方法;不足5%人認為社會對嚴重精神病患者照顧者的支援足夠。

跟進資源不足

醫管局數據指本港思覺失調患者數目約為51,000人,香港心理社會康復協會主席、精神科專科醫生王明爍指,「雖然個案經理與康復者比例由1:47提升至近年的1:38,但與外國1:20仍有落差,處理的個案亦只有18,175個,僅約三分一患者。由於跟進資源不足,照顧重擔就落在家人或社區人士身上。」

嚴重精神病

(左起)吳兆文、楊明康、王明爍、香港心理社會康復協會榮譽秘書林蔚雯、香港心理社會康復協會成員談家樂醫生。

停藥致復發

照顧者陳先生的弟弟,在多年前患上思覺失調,因為當時認知不足,母親希望拜神等方法可令兒子痊愈,拖延了兩年才求醫確診。接受口服藥物治療後情況一度好轉,但因為嘔吐、便秘等副作用而自行停藥,並把藥丟掉,以致病情復發不止一次,出現幻覺、自言自語、對空氣破口大罵等,惟有再送院治療。出院後入住中途宿舍,由於使用口服藥有困難,與醫生商討後轉用長效針劑,每月注射一次,藥物依從性改善,2013年至今情況穩定。

病識感弱

香港心理社會康復協會成員吳兆文教授續指,嚴重精神病復發的最大原因是用藥依從性欠佳,「但不能責怪患者,因為他們一來病識感弱,不認為自己有病;其次是需要長期每日服藥,不可能沒有出現錯漏。」另一方面,個案經理或醫護人員只能透過計算剩餘藥量去估算患者用藥情況,除了不準確之外,亦費時失事。香港心理社會康復協會副主席、精神科專科醫生楊明康認為,時間用於與患者溝通、計劃未來更為實際。
 

adblk6
嚴重精神病

每日準時服藥,是患者和照顧者的一大挑戰。

減少住院率

每次復發除了對患者及照顧者造成打擊,同時進一步破壞腦部,令認知能力下降,因此香港心理社會康復協會建議多加使用長效針劑,王明爍解釋,「長效針劑一般可4星期注射一次,新一代針劑甚至可3個月才注射一次,有助避免患者斷藥、漏藥情況;而血液中的藥物含量相對穩定,也令治療副作用大為減少。」一般而言,長效針劑若能在診斷後兩年內開始使用,可更有效減少住院率,為患者及醫療體系節省醫療成本,同時減輕個案經理的工作壓力。

協會亦希望政府增加相關醫護人手及個案經理,更全面協助患者復康;定期收集分析各治療方法的復發率和入院率等,評估不同方案的成本效益;最後加強宣傳和教育工作,讓公眾認識正確求助方法,如加強宣傳「精神健康急救課程」。

amJetso送香港迪士尼樂園成人一日門票  ⬇️⬇️立即開APP參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