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天氣時冷時熱,但有時即使穿夠衣物,手腳依然冰冷。有營養師指出,可以透過飲食改善手腳冰冷問題,她列出15大食物,進食後有自行保暖的功效。
冬天必吃的15大產熱食物
營養師高敏敏在其facebook專頁上分享指, 在寒冷的冬天,許多人都會面臨手腳冰冷的問題,甚至牽手時被另一半嫌棄過於冰冷。她表示,如果要改善這個狀況,她分享15種能提升體溫的食物,以及其他保暖的小秘訣。
1.紅棗與枸杞
- 枸杞富含鐵質,有助於增強造血功能和促進血液循環。
- 搭配紅棗,效果更佳,能有效提升體溫。
2.當歸與黃耆
- 這兩種中藥材非常適合添加在湯品中,能有效促進冬季的養生和保暖。
3.生薑與黑糖
- 早上泡一杯黑糖薑茶能暖胃。
- 薑中的薑烯酚成分能有效驅寒,並促進血液循環。
4.羊肉與雞肉
- 羊肉爐和當歸雞湯是冬季的補品,不僅暖心也能暖胃。
5.大蒜與黑胡椒
- 兩種香料都含有豐富的植化素。
- 大蒜壓碎後靜置15分鐘再食用,有助於促進血液循環;
- 而黑胡椒中的胡椒鹼則能驅寒保暖。
6.紅茶與朱古力
- 這些飲品中的茶黃素和可可多酚能促進循環代謝,建議選擇70%以上的黑朱古力。
7.鐵質
- 動物肝臟(如豬肝)及深色蔬菜(如菠菜)富含鐵質。
- 有助於紅血球生成,提高血液含氧量。
8.維他命B群
- 維他命B1和B12是維持紅血球健康的關鍵,能促進新陳代謝,增強手腳血液循環。
3大保暖秘訣
除了飲食,藥劑師施凱鈞亦提供3大保暖小秘訣:
晨間運動
- 起床後進行簡單的運動,如快走或伸展操,運動強度不用太高,就能促進全身血液循環,改善手腳冰冷的狀況。
保暖衣物
- 選擇羊毛襪和加厚手套,配合圍巾和耳罩,保持四肢溫暖,能有效減少熱量流失。
熱水泡腳
- 睡前用40°C左右的熱水泡腳15至20分鐘,可以加入薑片或艾草,既提升整體健康與舒適感,也能有效提高全身溫度。
慢慢起床
- 突然起床容易導致血管收縮,建議慢慢起身,起床後穿上保暖的外套。
營養師高敏敏提醒,除了注重飲食,還需關注生活作息,避免熬夜和飲酒,並透過規律運動提高肌肉量,從而由內而外打造產熱體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