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
2020-12-29 08:00:00

子宮內膜息肉:不育元兇

資料由客戶提供

分享:

不育課題在過去並非人人願意討論。隨着醫生及傳媒對大眾普及教育,加上有更多名人分享經驗,人們逐漸抱持更開放的態度去面對不育治療。不育的成因眾多,而其中一種常見的婦科病——子宮內膜息肉,原來也可能是導致懷孕失敗的元兇。婦產科專科醫生藍寶梅指出,子宮內膜息肉會影響胚胎在子宮壁著床的成功率,對部分夫婦來說受精卵得來不易,萬一在著床階段受到阻礙,實屬可惜。

 

子宮內膜息肉可致胚胎著床失敗
子宮內膜息肉是在子宮內膜生長的良性腫瘤。藍寶梅解釋:「女性身體健康對懷孕有關鍵性的影響,一方面年齡會影響卵子的質素及數量,另一方面子宮環境亦決定了孕育胎兒的成敗。雖然息肉對個人健康不一定有危害,但卻有機會阻礙胚胎著床。」根據她的經驗,有大約一半患有子宮內膜息肉的人並沒有病徵,往往是在進行婦科檢查時才意外發現。較明顯的病徵有月經流量變多、月經持續時間變長,以及在非經期時間陰道出血等。

藍寶梅稱,一般的婦科檢查並不一定能發現子宮內膜息肉:「醫生會通過超聲波檢查子宮及卵巢狀態,從而有機會察覺息肉的存在。不過,檢查子宮內膜息肉的最佳時機是在排卵期前後,如果遇上經期排血、經期前子宮內膜變厚等情況,便不能清楚觀察子宮內的情況。」如果接受專門的不育檢查,醫生會在生理週期的各個階段針對不同項目進行檢查,從而找出導致不育的原因,對症下藥。

adblk6
藍寶梅指,如要找出子宮內膜息肉,在月經週期的第11至14日做超聲波診斷看得最為清楚。

藍寶梅指,如要找出子宮內膜息肉,在月經週期的第11至14日做超聲波診斷看得最為清楚。

雖為良性腫瘤 影響不容輕視
藍寶梅認為,有四大人群有較高風險患上子宮內膜息肉,他們分別是40歲以上的婦女、肥胖人士、賀爾蒙分泌失調者(例如患有多囊卵巢綜合症或有月經紊亂問題),以及正在服用含有女性賀爾蒙藥物的女士。她提醒:「雖然一般子宮內膜息肉屬良性,但一天不作化驗,也不能百分百保證無害,特別是年紀大的女士,出現息肉增生或息肉轉為惡性腫瘤的機會也會提高。」如果在非經期時間無故出血,有可能是息肉病變的徵兆,應儘早諮詢醫生。

現時通過微創宮腔鏡手術,能在不造成肚面創傷的情況下切除子宮內膜息肉,成功的切除手術不會造成後遺症或影響日後生育,反而對懷孕有所幫助。藍寶梅建議上述高風險人群、病徵持續或正在計劃生育的女性積極接受檢查,如發現息肉數量多或大於1厘米,可考慮進行手術,防患未然。

立即更新/下載AM730手機APP 體驗升級功能

全新會員積分獎賞計劃 打開App進入會員專區體驗升級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