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陳浩然教授(中)與另外兩位負責研究的管進教授(右)和敖志祺教授。
香港中文大學生命科學學院教授陳浩然及其研究小組,發現AQAMAN小分子化合物,能有效抑制神經退化,日後可望被開發成藥物,用作治療多聚谷氨酰胺(PolyQ)疾病,包括治療小腦萎縮症(即馬查多—約瑟夫病)及其他相關疾病。
小腦萎縮症可令病人小腦中的神經細胞逐漸死亡,以致手腳肌肉失去控制、步態不穩、言語不清等。直到目前為止,此類疾病仍然無法治愈。陳浩然與來自丹麥、法國及意大利等國家的研究人員展開國際研究合作,他負責專注於篩選針對罕見疾病,包括小腦萎縮症和強直性肌肉營養不良症的候選藥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