於2016年,香港長者人口佔總人口16%,有研究估計心臟衰竭新症有4,046宗;推算到了2036年,長者人口將佔總人口29%,新症多達8,227宗,屆時或成為社會問題。幸而近年有新藥可助部分患者紓緩症狀,生活質素大為改善。
心臟科專科醫生林逸賢指出,心臟衰竭是一些心臟毛病的「結果」,「例如冠心病令心肌缺血壞死減弱功能;因為高血壓令心臟承受不了;又或心瓣膜病,血液出現倒流增加心臟的『工作壓力』,久而久之功能便會下降。」
留意徵狀
冠心病及高血壓等疾病於長者較常見,故年長人士要特別留意有否出現相關徵狀。林逸賢將病徵分成兩大類,「第一類是血液滯留不同器官而引發的,例如積聚於肺導致呼吸困難、滯留於腳部出現浮腫等。另一類則因為心臟泵血輸出少而出現,如血液運氧減少而氣促、運動能力下降、疲勞和虛弱等。」其中呼吸困難可突然出現,繼而要入院處理,患者或每年要入院多次。
延緩病情
當心臟輸出減弱,為滿足身體需要,心臟會加快跳動,身體也會保留電解質和水分,不過長遠會令心臟功能更差。為減慢或阻止心臟衰退,傳統上會處方血管收縮素轉化酶抑制劑及乙型阻斷劑,前者可擴張血管,減少心臟泵血阻力;後者則減慢心跳,直接減少心肌負荷。惟這些藥物或有反胃、食慾減退、胃部不適等副作用,減低生活質素。
迅速減少氣促
而近年引入的藥物成分沙庫必曲/纈沙坦,屬血管緊張素受體腦啡肽酶抑制劑(ARNI)。沙庫必曲可保留體內鈉利尿胜肽,有助調節身體水分,短時間便可減少氣促等徵狀;纈沙坦則有減少血管收縮功能。現時美國心臟醫學會及歐洲心臟醫學會引指已建議使用ARNI作一線治療。早前有本地研究追蹤了3年使用傳統藥物及新藥的患者,發現新藥比傳統藥物,可減49%總死亡風險及41%的心臟衰竭相關入院風險。
林逸賢表示,「如心臟衰竭病情得到逆轉,於身體機能、疲倦和抑鬱等方面將得到改善。臨床所見,大部分非因血管阻塞形成的心臟衰竭,而病情仍屬早期的患者,可逆轉的機會較高,患者應及早求醫。」
心臟體積縮小
70歲的王先生,約11年前感到心臟不適,出現氣喘、疲累、活動受限等徵狀。2016年求醫時,報告指心血管正常,及後三年接受不同檢查才發現心臟二尖瓣出問題,血液倒流嚴重,並有心臟衰竭,心臟功能只餘兩至三成,病情最嚴重時每月要入院兩、三次。心臟移植成為當時唯一治療選擇,但因手術風險高,沒有醫院肯為王先生處理。王先生四出求診下認識到新藥物,不過因本身血壓低,藥物有可能令血壓再降低而未適用;醫生決定先用MitraClip手術治療二尖瓣倒流,讓情況改善、血壓回升,然後再用藥物處理心臟臟竭。現時王先生的心臟由高峰期的兩個拳頭大,縮回至一個拳頭多一點,心臟功能得以恢復,徵狀也大大減輕,重拾昔日正常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