玫瑰痤瘡(Rosacea)是一種慢性皮膚病,主要影響面部中央部分,並且通常會突然發作,又突然緩解。而慢性的紅眼症更常見,有很多不同成因。近年令人關注的是,不少玫瑰痤瘡患者眼睛也會受到影響,出現慢性紅眼症,這類患者應積極避免玫瑰痤瘡發作,以保護眼睛。
眼科專科醫生湯文傑表示,玫瑰痤瘡在不同患者身上,可能有不同的病發年齡和病情發展,但也有研究發現,它通常在30歲後首次發作,在臉頰、鼻子、下巴或額頭出現泛紅情況。
與毛囊蠕形蟎有關
湯文傑指出,「在眼科而言,玫瑰痤瘡最值得關注的是,可能有多達50%的患者(視個別研究結果而定)眼睛也會受到影響,出現不適、流眼水或充血等慢性紅眼症症狀,近年也開始稱這為『眼部玫瑰痤瘡』(Ocular Rosacea)。患者的眼瞼也可能變紅和腫脹,常出現眼瘡(生眼挑針)問題。亦有研究顯示,多達33%的玫瑰痤瘡患者眼角膜可能會出現問題,如果不及時治療,嚴重的個案可導致角膜潰瘍甚至穿孔,繼而喪失視力。」
是甚麼導致這種「眼部玫瑰痤瘡」呢?湯文傑表示,根據近年認知,這情況並非因玫瑰痤瘡直接引起併發症,而大多是跟一種叫毛囊蠕形蟎(Demodex Folliculorum)的寄生蟲有關。
毛囊腫大發炎
「毛囊蠕形蟎其實是引起面部玫瑰痤瘡的主要元兇之一。」湯文傑稱,「顧名思義,它就是生活在人體毛囊的蟎蟲。而我們面上的T字位和頭皮部分,都有比較多的毛囊,所以也是毛囊蠕形蟎最喜愛的棲息地。最重要的是,眼睫毛部位也是毛囊聚集的地方,所以也很可能有毛囊蠕形蟎,它會吞食人體的皮膚細胞,造成毛囊腫大發炎,若眼睫毛部位出現這情況便是眼瘡,並且會刺激上皮增生及角質化,造成睫毛附近皮屑聚集,引起對眼睛的其他影響,例如『眼瞼緣炎』。」
強脈衝光可控病
所以,若眼睛長期反覆發炎,分泌物多且有灼熱疼痛,可能有需要檢查是否毛囊蠕形蟎作祟,對症治療。否則,一般常用的眼科藥物通常對蠕形蟎無效,病情往往反覆發作。幸好,最近的研究表明,強脈衝光(彩光)可以控制或根除眼周區域的蠕形蟎生物。經過治療後,紅眼症的症狀可得以改善。
此外,患者必須注意觸發玫瑰痤瘡的風險因素,積極避開,這些因素因人而異,常見的包括:
1. 環境—陽光、強風、冷熱溫差等。
2. 食物—辛辣和熱的食物、奶製品、一些豆類、某些水果和朱古力等。
3. 飲料—酒精、熱飲等。
4. 身體其他健康狀況—更年期、慢性咳嗽等。
5. 生活方式—壓力和焦慮,或劇烈運動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