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種疫苗仍感染 為何還要打?醫生拆解3大感染原因](https://cdn.am730.com.hk/s3fs-public/styles/article_image_webp/public/2025-02/medium-shot-doctor-woman-with-masks_23-2149452513_0.jpg.webp?itok=Ir1SJGBZ×tamp=1738971042)
接種疫苗仍感染 為何還要打?醫生拆解3大感染原因
不少專業醫生經常也建議病人接種疫苗保護自己,不過,有些人可能會認為接種無用。有醫生指出,接種後仍會有感染的3大原因,並解釋為甚麼接種仍然很重要。
疫苗不是「避彈衣」
皮膚科醫生黃麗珊在其facebook專頁上分享指,許多患者經常會對疫苗作用有誤解,他們會認為疫苗接種後還會感染,所以如同「白打」。黃醫生形容,疫苗並不是「避彈衣」,而更像是「安全氣囊」。儘管疫苗是無法100%阻擋病毒,但能顯著降低疾病的嚴重程度及併發症風險。黃醫生指出,打疫苗後仍可能感染的原因如下:
1. 病毒變異(以流感為例)
- 由於病毒會不斷變種,每年流感病毒株都不同。疫苗是根據預測的主要病毒株製作,所以其保護力可能會有所變動。
- 但就算疫苗與當季病毒不完全匹配,仍能減輕感染後的症狀及併發症風險。
2. 疫苗並非100%防感染,而是增強免疫(以水痘為例)
- 水痘疫苗可降低約90%的感染風險,但某些人仍可能感染,特別是免疫力較低者。
- 然而,接種過疫苗的人即使感染,通常表現較輕微,皮疹較少、發燒輕微,不會像未接種者那樣嚴重,從而降低併發肺炎或腦炎的風險。
3. 免疫力隨時間下降(以帶狀疱疹為例)
- 帶狀疱疹疫苗可降低50%至90%的風險,但隨著年齡增長,免疫力會減弱,仍有可能發作,尤其是舊型帶狀疱疹疫苗的效果更明顯。
- 然而,接種過疫苗的人即使發作,疼痛程度較輕,持續時間短,且降低後遺神經痛的風險。
![雖然不是100%保護,但接種疫苗後感染的風險會顯著降低。](https://cdn.am730.com.hk/s3fs-public/styles/article_image_webp/public/2025-02/medium-shot-doctor-smiley-patient_23-2148989371.jpg.webp?itok=UhV9FKGS×tamp=1738971042)
雖然不是100%保護,但接種疫苗後感染的風險會顯著降低。
接種疫苗減輕症狀
黃麗珊醫生解釋,仍應接種疫苗的原因是:
- 降低感染機率:雖然不是100%保護,但接種疫苗後感染的風險會顯著降低。
- 即使感染,症狀較輕:如同搭載安全氣囊的車輛,在發生事故時比無保護的情況下更安全。
- 減少併發症與死亡風險:醫學統計顯示,疫苗能有效減少流感的住院率,降低水痘的併發症,並減輕帶狀疱疹的疼痛。
黃麗珊表示,接種疫苗並不是「保證不生病」,而是讓你即使生病時也能減輕痛苦。因此,不要因為「可能還會中」而放棄疫苗的保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