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
2025-03-27 04:30:20
日報

本港首宗CAR-T治療 治愈末期多發性骨髓瘤

分享:
CAR-T治療

本港首宗CAR-T治療 治愈末期多發性骨髓瘤

嵌合抗原受體T細胞(CAR-T細胞)治療屬利用基因改造技術,增強患者自身T細胞以攻擊癌細胞。此治療主要用於治療多種血液癌症,包括B細胞急性淋巴白血病等。是次港大醫學院則首次使用CAR-T治療治愈末期多發性骨髓瘤。

港大醫學院臨床醫學學院內科學系與瑪麗醫院的臨床團隊講座教授鄺沃林教授指:「最近成功為首名末期多發性骨髓瘤患者實施CAR-T療法,不僅開創香港使用內地製造CAR-T產品的先例,也為傳統療法無效的患者帶來新希望。」

鄧凱琪 沈佩妍 謝偉財 陳守仁 鄺沃林 黃宇欣

(左起)鄧凱琪、沈佩妍、謝偉財、陳守仁、鄺沃林、黃宇欣。

易墜復發循環

該學系名譽臨床助理教授鄧凱琪醫生解釋,多發性骨髓瘤是一種血癌,源於漿細胞的癌變,這些細胞在骨髓中負責製造免疫球蛋白。2019年香港新診斷的多發性骨髓瘤病例達320宗,其中65歲或以上的患者佔比超過60%。該病導致的併發症包括貧血、腎功能受損及骨骼脆弱,嚴重影響患者的生活質素。「最大問題是許多患者在接受傳統療法後仍會墜入復發循環,所以治療選擇相對有限。」

基因改造識別癌細胞

目前在香港,CAR-T細胞治療主要用於治療急性淋巴細胞白血病、骨髓瘤及其他血液腫瘤。該學系名譽臨床副教授陳守仁醫生指,治療通過提取患者自身的T淋巴細胞,進行基因改造,使這些細胞能夠識別並攻擊腫瘤細胞,再重新注入患者體內,發揮抗癌作用。

adblk6
CAR-T治療 多發性骨髓瘤

多發性骨髓瘤可造成骨骼脆弱,嚴重影響患者的生活質素。

回歸正常生活

該學系名譽臨床副教授黃宇欣醫生分享了一宗案例指,73歲患者C先生於2010年被診斷為多發性骨髓瘤,期間經歷多種治療。至2024年,病情惡化,盆腔出現腫塊,導致失禁及血便,外出變得困難,且飽受痛楚折磨。他形容痛楚達到10級中的9級,且無任何藥物能夠有效控制病情。「最終C先生選擇接受CAR-T細胞治療,治療一個月後腫瘤顯著縮小,亦回歸正常生活,過程中幾乎沒有不適。若C先生不是接受CAR-T治療,或無法存活至今。」

學院副院長(研究)臨床教授謝偉財強調,C先生的案例顯示CAR-T治療的潛力,將來或成為更多血癌的治療方案。「現時尚未有一種癌症能夠單靠免疫治療獲得理想效果,多發性骨髓瘤或許是第一個,並有望代替自體骨髓移植。」

將引進更多先進醫療產品

此次治療所使用的BCMA CAR-T細胞產品來自內地,透過「指定患者藥物使用計劃」引入本港。該學系名譽臨床副教授沈佩妍醫生指,「這是該產品首次在內地以外的地區應用,也是香港首次使用此技術的案例。」港大醫學院計劃擴大與內地的合作,引進更多先進醫療產品,包括細胞治療方案,惠及更多患者。
 

立即更新/下載AM730手機APP 體驗升級功能

全新會員積分獎賞計劃 打開App進入會員專區體驗升級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