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標靶+免疫 更全面控制晚期腎癌
腎癌初期並無明顯病徵,所以不少個案發現時已達晚期。根據統計,晚期腎癌患者的5年存活率不足兩成。香港泌尿腫瘤科學會會長、臨床腫瘤科專科醫生鄺維基指出,「標靶合併免疫治療的出現為晚期腎細胞癌患者帶來新的希望,不但顯著延長患者的存活期長達11個月,還改善生活質素。」
根據香港癌症資料統計中心數字,腎癌及其他泌尿器官癌症(不包括膀胱癌)是香港男性第七大常見癌症。鄺維基指,腎臟位於腹部深處,早期病徵如血尿、單側腰痛、疲倦等不易察覺,導致許多患者在確診時已為晚期。「高風險群體如長期接觸化學物質的人、肥胖者及有高血壓或慢性腎衰竭的人,往往錯過了早期診治的機會。」

(左起)潘明駿、鄺維基、王俊威。
兩方面對抗腫瘤
在治療方案的選擇上,香港泌尿腫瘤科學會理事、臨床腫瘤科專科醫生王俊威指出,對於晚期或轉移性腎細胞癌患者,標靶治療和免疫治療成為主要的藥物治療方案。「標靶治療可精準抑制腎癌相關的訊號通路,從而抑制腫瘤生長;而免疫治療則透過重新激活T細胞,增強免疫系統對抗癌細胞的能力。這兩種治療方式的結合,能夠更全面地控制腫瘤。」
無惡化存活期延長一倍
香港泌尿腫瘤科學會副會長、臨床腫瘤科專科醫生潘明駿引用最新研究指出,標靶合併免疫治療的患者存活期中位數較單一標靶治療的患者延長11個月。此外,接受合併治療的患者無惡化存活期的中位數也延長了一倍。

腎癌早期病徵如單側腰痛等症狀不易被察覺。
改善生活質素
除了療效顯著,潘明駿指出,合併治療的常見副作用雖然包括血壓上升、甲狀腺功能減退等,但相比單一標靶治療,患者因副作用而須停藥的比率較少。接受合併治療的患者在生活質素方面的評分也高於單一治療組。
合併治療已獲得國際醫學界的認可。美國國家綜合癌症網絡(NCCN)和歐洲腫瘤內科學會(ESMO)均建議將標靶合併免疫治療作為各IMDC風險級別晚期腎細胞癌患者的首選治療方案。
應注重自我健康管理
潘明駿表示,除了接受醫療治療,晚期腎癌患者在日常生活中也應注重自我健康管理,「例如保持健康體重,增加蔬果和全穀類食物的攝入,並堅持適量運動,同時戒除吸煙和酗酒等不良生活習慣,以增強體質,提升治療效果。」
他分享了一個案例:一名65歲的腎癌男患者在接受標靶合併免疫治療後,骨痛情況隨即得到紓緩,並在去年12月至今已接受6次合併治療,仍未出現惡化跡象。「隨著標靶合併免疫治療的推廣,晚期腎細胞癌患者迎來了新的曙光,有望重拾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