貓咪軟萌可愛是許多人的療愈夥伴,但貓咪身上可能帶有細菌和寄生蟲,若傳染到人體身上將造成健康危機。光田綜合醫院兒科門診收治一名8歲王小妹,她沒有被貓咪抓咬傷,卻感染到大多是由被貓咪抓咬後才可能引起的「貓抓病」,此病一般成人輕症可自愈,但對於幼童、老年人與免疫低下的族群可能造成威脅。
沒有被貓抓咬到 卻得「貓抓病」
8歲王小妹右手肘內側有明顯腫塊突起,呈現微紅腫脹且逐漸疼痛多日,媽媽見狀愈來愈覺得不對勁,在這之前王小妹一向健康,近期沒有運動過度或受傷的情形,便帶王小妹到門診進行診療。江國樑醫師詢問王媽媽家族相關病史,以及王小妹是否曾接觸過貓狗,或家中是否有養寵物,王媽媽表示家中的確有養貓,且王小妹的爸爸曾在一個多月前因為被貓咬傷引發「貓抓病」,導倒腋下淋巴炎與膿瘍並住院接受治療,但王小妹妹並沒有被貓抓咬到,因此不以為意。
江國樑醫師指出,王小妹妹手肘患部有明顯腫塊,並且有疼痛腫脹與輕微發熱;超音波顯示在肘部皮下有一處半徑約1公分的低超聲波訊號的病兆,且白血球與急性反應蛋白輕微偏高,王小妹雖然沒有被貓咪直接咬傷,但疑似家中環境殘留貓蚤,而貓蚤是細菌的宿主,王小妹遭受到貓蚤叮咬而細菌感染,由病徵判定為「貓抓病」,因此建議王小妹住院進行檢查與治療。
免疫功能低下或老幼 容易被細菌引起「貓抓病」
江國樑醫師說明,貓抓病是一種受到貓爪帶原的韓瑟勒巴通氏菌感染時所產生的疾病,貓抓病患者通常是因為遭到貓抓、舔或咬傷,抓傷的患部出現化膿甚至腫塊,擴散到貓抓傷處的淋巴結所導致的疾病,但大多數免疫功能正常且症狀輕微的成人患者甚至不需要藥物也會自行痊愈,所以「貓抓病」並不算常見疾病,但幼童和老年人因免疫功能較弱要特別注意。
住院期間給予王小妹靜脈注射與口服抗生素治療,疼痛與不適感明顯消失,腫塊縮小不再有壓痛感,住院四天後病況穩定出院,改開立口服藥物治療門診追蹤。然而一周後門診追蹤檢查,王小妹雖然已經無壓痛感,也無發紅發熱,但肘部仍有微幅腫脹。
家中有養寵物 須注意環境清潔
江國樑醫師提醒貓奴們要留意「貓抓病」,此病雖不常見,且大多數人可自愈,但對於幼童、老年人,以及免疫系統較差的成人,有造成局部性淋巴腺病變、全身性感染等嚴重併發症的威脅,請家長要特別注意幼童與寵物互動玩耍之後,要留意身上是否有傷口,若後續有化膿腫塊等現象,要進一步至門診檢查。
此外,貓抓病在感染痊愈後不會永久免疫,可能反覆感染,建議民眾家中有養貓,又同時有幼童與老年人,更應定期為愛貓修剪指甲除蚤,加強環境清潔,避免感染貓抓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