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氣轉變有可能加重濕疹病情。中醫認為,濕疹是由多種內外因素所引起的皮膚發炎及瘙癢,雖然為表淺症狀,實由內而生。註冊中醫師李思樺指,濕疹最常見的證型為脾虛濕盛型和血虛風燥型,患者應按證型選擇食療,亦應透過調整飲食及生活習慣改善病情。
濕疹屬於中醫「皮膚病」範疇,李思樺表示,濕疹的成因可分為外因和內因,「內因多因先天不足,或飲食不節,經常進食辛辣刺激或生冷食物,使脾胃受損,失其健運,令濕熱內生;外因則受風、寒、暑、濕、燥、火、蟲、毒等外邪侵襲,令風濕熱邪浸淫肌膚而導致濕疹。」
常見兩種證型
中醫臨床上最常見的證型為脾虛濕盛型和血虛風燥型。要徹底控制病情,治療上一定須從整體著手,李思樺強調,如果單單控制表面症狀,病情仍會反覆,難以根治,故濕疹的治療上需要標本兼治,內外並用,才不易復發。
洗澡後要保濕
除了以上食療外,李思樺提醒,濕疹患者亦可透過調整飲食及生活習慣改善病情。飲食上,患者應盡量少食油膩、辛辣及生冷食物,亦要盡量少食味精及醬料。洗澡時則應避免使用過熱的水及過度使用肥皂或含化學成分之護膚品,以免刺激皮膚,洗澡後可塗上適量保濕霜,充足的睡眠及開朗的心境,對病情都有幫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