肺癌位列香港致命癌症首位,九成肺癌為非小細胞肺癌,當中EGFR基因突變型肺癌相當普遍。臨床腫瘤科專科醫生張文龍表示,「EGFR基因突變型肺癌的治療目標視乎期數而定,早期旨在防止復發,晚期則為緩解性治療,以控制疾病及延長壽命。」
高危因素如吸煙及吸入石棉可增加患肺癌風險,但張文龍強調較少人因氡氣、拜神煙及煮食油煙等而患上肺癌,而EGFR基因突變型肺癌更與以上因素無關,不少患者是從不吸煙的女士。
或氣喘咳血
視乎原發腫瘤在肺內的破壞程度及癌細胞擴散位置,症狀亦有分別,包括氣喘、咳嗽、多痰、呼吸速度變快、咳血及胸痛等。肺癌擴散常見於骨骼、腦部、肺膜及肝臟。張文龍指出,「擴散至腦部可致手腳無力及/或麻痺,並影響說話能力;轉移至肝臟則可致右上腹疼痛、食慾不振及消瘦;如擴散至骨骼,則可造成骨痛或壓迫脊椎神經,令下肢或手腳無力及麻痺。」
存活期中位數達4年
選擇治療方案時,須考慮不同因素,包括患者是否亞洲人,以及基因檢測結果,如較常見的外顯子21 L858R突變或外顯子19缺失,以及較罕見的基因突變,如某些外顯子20的插入性等。現若以EGFR-TKI標靶藥作一線治療,晚期患者的存活期中位數約4年;而外顯子19缺失的無腫瘤變惡生存期,平均比外顯子21 L858R突變者長,對EGFR-TKI標靶藥的反應也較佳。
三代藥物選擇
EGFR-TKI標靶藥已推出了三代。第一代藥物有約六至七成機會有效縮細腫瘤,無惡化存活期少於14個月;部分患者或因肝酵素高的副作用而須停藥。第二代藥物分子與EGFR結合後的穩定性較高,有效縮小腫瘤的比率高達七成多;相對第一代標靶藥於EGFR外顯子21 L858R突變及外顯子19缺失的肺癌,整體存活期更能顯著延長9至10個月。雖藥物可致腹瀉,但能因應副作用調整劑量。第三代藥物的無惡化存活期逾20個月,並可克制外顯子20的T790M基因突變。惟對亞洲人及對外顯子21 L858R的突變,整體存活期與第一代相若。每位患者的病況均不同,應與醫生商討,制訂合適治
療方案,以控制病情及提升患者的生活質素。
日常護理減痕癢
張文龍提醒,「服用標靶藥物的患者有可能出現毛囊炎及皮膚乾燥等問題,建議患者為皮膚保濕,減少因乾燥而導致痕癢。」他亦指均衡營養比戒口重要,患者應定期做運動,建議每周有5天運動日,每日最少一小時帶氧運動,增強抵抗力以助走過抗癌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