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瑞士一項研究發現,殘餘的癌細胞因為免疫細胞的影響而進入沉睡狀態,當免疫細胞變得不活躍時,沉睡的癌細胞便會甦醒,癌症亦因而「復發」。(互聯網圖片)
治療癌症並不容易,即使已成功治愈,日後也可能會再次復發。瑞士一項研究發現,殘餘的癌細胞因為免疫細胞的影響而進入沉睡狀態,當免疫細胞變得不活躍時,沉睡的癌細胞便會甦醒,癌症亦因而「復發」。若能研發出新療法阻止癌細胞醒來,便能預防癌症復發。
該項由瑞士巴塞爾大學進行的研究,先後使用小鼠和人體組織樣本,以確定腫瘤細胞是如何從乳腺轉移至肝臟,並如何進入休眠狀態及被喚醒。研究發現,負責「催眠」腫瘤細胞的是一種名為「自然殺傷細胞」(NK, natural killer cell)的免疫細胞,它會分泌細胞因子干擾素γ(IFN-γ),令腫瘤細胞進入休眠狀態。但當肝星狀細胞(the hepatic stellate cell)被活化時,分泌的分子會與NK細胞結合,令其無法增生,腫瘤細胞因此而「甦醒」並開始增生。有關研究已刊載在《Nature》。
研究人員指出,肝星狀細胞被活化的原因有很多,如體內的慢性炎症或持續感染,他們將進一步發掘確切的原因,希望能找出避免癌症復發的有效方法,其中一個方向是針對NK細胞,例如刺激NK細胞增生或有助預防轉移,但需要進行臨床試驗以確定療效及安全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