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些讀者可能對「蕁麻疹」感到陌生,但講到「風癩」、「風疹」就一定耳熟能詳,沒錯這些都是蕁麻疹的俗稱。稱得上風癩、風疹,只因來去如風,病發時相當突然、毫無預兆,由紅腫、痕癢到消退,一般在30分鐘至幾小時之間不等,極少會超過24小時。其實蕁麻疹亦可分成急性和慢性:急性持續少於六星期;慢性蕁麻疹則超過六星期,每次病發可能維持數小時就消失,卻會反覆持續出現。
不管急性還是慢性蕁麻疹,病發期間皮膚上會浮現許多鼓起或膨出、淡白至粉紅的疹粒,外觀上猶如被蚊子釘咬的紅疹。皮膚科專科醫生區志森指出,部分面積較大的疹子會鼓起斑塊,有些直徑可達10公分或以上。不管是大是小,患處都會極度痕癢,而每次出現蕁麻疹的部位都可不同,嚴重影響病人日常生活。
細分自發性或誘發性
慢性蕁麻疹當中又可細分為「慢性自發性蕁麻疹」(CSU)及「慢性誘發性蕁麻疹」(CInU)。區志森表示絕大部分CSU患者都未能找到誘發病因,「部分可能和自身免疫系統失調有關,亦有文獻指出部分或由腸道寄生蟲、幽門螺旋菌、精神壓力等引發。」
至於CInU顧名思義有特定誘因激發,常見物理刺激包括對皮膚抓劃,或皮膚表面受壓後(如束腰帶、穿胸圍)出現條狀的紅腫痕癢反應,亦有因接觸到冷、熱、陽光等而出現;另一種比較情況特殊的CInU稱為「膽鹼性蕁麻疹」,是患者於運動、處於高溫環境、吃熱食或洗熱水澡時流汗而引發的蕁麻疹。
UAS7自我評估
大部分蕁麻疹可透過臨床症狀作診斷,不過部分病人雖有類似蕁麻疹的病徵,但實際上可能是由其他疾病,例如血管炎、多樣性紅斑、早期天皰瘡、皮膚肥大細胞增生症、遺傳性血管性水腫或鯖魚中毒所致,並非真正患上蕁麻疹,需要較深入的化驗來辨別。
慢性蕁麻疹可經常發作而病情反覆,對患者可造成極大困擾,影響生活質素。想更準確量度蕁麻疹的嚴重性,和監察用藥前後的病情變化,可使用「UAS7」蕁麻疹檢測表作自我評估。區志森解釋,「UAS7評估透過每次一連7日記錄每天的膨疹數量和痕癢程度(每項給予0到3分),計出一個星期分數的總和,定期覆診時,醫生就可以根據每星期的分數來評估病情的變化趨勢,從而調整治療方案。」
減少刺激肥大細胞
治療蕁麻疹一般都會使用口服抗組織胺,舊一代抗組織胺較易產生睡意、疲倦、暈眩等副作用,長者服用後亦有可能引致眼矇、口乾、便秘、小便困難等不良反應。新一代抗組織胺藥物除了效力長,安全性亦較有保證。如經醫生處方充足藥物分量四至八星期後病情還未能受控,就可配合使用生物製劑,透過每月一次注射,對抗作怪的免疫球蛋白E,避免肥大細胞被不正常地刺激,從而控制病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