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資訊發達,市民遇上身體不適,或只會服食成藥或上網搜尋藥物服用,但市面藥物資訊卻可能危機四伏。香港醫院藥劑師學會發現,多個網頁及論壇甚至書籍提供的醫療資訊均有不實或誤導陳述,該會明日正式推出全新藥物資訊網站,期望為市民提供最準、最新的藥物資料。
該學會今年4月模擬一般市民於網上搜尋醫學資訊的習慣,於網上搜尋約十個疾病或藥物關鍵詞,並檢視當中的熱門搜尋結果,其中包括著名家長論壇、兩間國際保險公司的網站及手機應用程式。學會發現部分資訊如藥效、副作用或劑量等,多有不實或誤導。市民誤信相關信息或會影響用藥療效,若嚴重可永久傷害身體機能甚至增加死亡風險。
該學會會長崔俊明舉例指,有網站建議將亞士匹靈用於兒童解熱和鎮痛,但醫藥界早已警告指出亞士匹靈不建議用於12歲或以下小童作退燒用途,因該藥有機會引致雷氏綜合症,增加死亡風險;更有書店在網上介紹癌症醫療書刊文章簡介時,指出拒絕接受正統療法的病人比接受正統療法的病人存活時間長4倍,資訊有可能令癌症病人錯失治療的最佳時機及拒絕有實證支持的療法。
為提供更準確的藥物資訊予市民,該學會明日推出全新的藥物資訊網站(www.derc.org.hk),提供文章及短片介紹和示範不同藥物的使用方法,又會翻譯外國權威醫學期刊,介紹外國最新藥物或療法,讓病人有足夠藥物認知,從而與醫生商討並找出最適合的治療方法。
該學會已聘用一名全職註冊藥劑師負責更新網頁,所有文章亦會經最少3位註冊藥劑師審核,期望明年可提供醫管局藥物名冊內、全數近2萬種藥物的詳細資料,並推出應用程式以進一步方便市民。
崔俊明再次提醒市民,應小心留意提供藥物資訊的機構背景,以及是否由認可醫護人員撰寫,即使是該會網站提供的資訊,也應先諮詢家庭醫生才決定是否採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