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握力被視為整體的健康指標,與肌肉力量、免疫系統健康、慢性病風險和壽命等有關。健康品牌Humansa仁山優社今公布一項手握力調查,雖港人的手握力普遍達平均水平,但低於大部分發達國家,情況令人擔心。
仁山優社於去年11月2至19日期間,向2,343名來自不同背景、年齡由14歲至86歲的人士進行手握力測試,並向參加者了解其運動頻率、強度和日常飲食習慣。
男女握力情況相似
結果顯示,男女的握力情況相似,普遍於成年初期達到高峰並於中年時保持穩定的水平,惟隨年齡增長,握力強度便逐漸下降。參與調查的女性平均握力在35到40歲之間便開始下降,而男性的握力則在50歲左右轉弱。另外,就20至40歲的黃金年齡層而言,香港巿民握力與新加坡、馬來西亞和泰國等亞洲主要國家相若,但較日本、歐洲、北美和澳洲等發達地區疲弱。
另外,調查亦發現有超過三成人握力屬於「弱」的類別;超過兩成人表示從不運動,超過五成半人只進行低強度運動。
握力比血壓更有效預測生命周期
Humansa營運負責人兼醫生鄭子俊指,有研究顯示,握力比血壓更有效預測生命周期,「令人關注的現實情況是,香港人口預期壽命雖穩定增長,握力卻低於大部分發達國家。壓力、工作與生活失衡、缺乏運動以及不良的飲食習慣等因素都被認為是導致個人握力減弱的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