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駕駛汽車,在公路上最怕遇到「holiday drivers」(假日司機),事關他們路面經驗少,隨時「攬炒」發生意外。其實踩單車的情況也是一樣,最近秋高氣爽,每逢周末便招來一群平日少活動的「假日車手」出動,部分人更有樣學樣化身公路車手挑戰公路單車。他們往往輕視單車所需要的肌肉強度和筋腱的靈活性,也高估自己的重心平衡能力,以為單車較電單車或汽車安全,最終樂極生悲。好像星期日大埔兩宗單車自炒,造成一死一傷;大嶼山也有車友在公路上不幸跟旅巴相撞死亡。
其實,踩單車唔係講玩!
相關新聞:單車意外|大埔兩宗自炒一死一傷 大嶼山單車旅巴相撞一死
少運動 假日車手最易有10種身體傷害
- 雙手發麻:這症狀其實來自「胸廓出口症候群」。由於不少車友欠缺踏長途單車的訓練,也沒有為肌肉伸展,尤其是在頸部兩側的斜角肌,令頸椎部分通往雙手的血液循環或神經傳導出現阻塞,便有可能令雙手突然麻痺並失去知覺。
- 肩頸痛:長時間維持在同一個固定姿勢騎乘,頸部關節一直在拉伸狀態,令肌肉繃緊受壓產生疼痛。
- 下背痛:情況跟肩頸痛相似,例如平日沒有鍛煉背肌,配合長時間不自然的姿勢,加上騎乘時路面顛簸所帶來的震動,對下背部造成負擔,也會引致疼痛。
- 手腕骨折:不少單車友炒車時,會下意識將雙手支撐落地,這時手腕靠近大拇指側根部位置的「舟狀骨」最容易摔斷。由於舟狀骨骨折易跟手腕扭傷混淆,延醫可致該處組織壞死,最終影響手掌握力功能。
- 盆骨骨折:如果炒車跌倒時未能用雙手卸力,而是臀部「硬著地」,那便有可能令盆骨碎裂,影響下半身活動能力。
- 鎖骨骨折:另一個踩單車最常發生的意外,當炒車時身體嘗試用手臂保護著地,便能令手臂上下連鎖骨頭中最脆弱的鎖骨出現斷裂。切記,摔車時最好緊握單車把手,以免手臂骨折。
- 騎車燒襠:如果座墊太高、設計不良或單車褲質量不良,大腿內側長時間跟座墊磨擦,就會出現擦損破皮疼痛。
- 髕骨肌腱炎:如果踏單車用錯發力方法,踩踏太重超過雙腿所能負荷的強度,便可引致膝蓋旁的髕骨出現肌腱發炎。這也是不少初哥挑戰爬坡重踏時的傷患。
- 阿基里斯肌腱炎:位處連接小腿後肌和跟骨、負責提供推蹬力量的阿基里斯腱(即腳筋),如果車手加速時爆發小腿力量,極大的瞬間拉力會令阿基里斯腱出現損耗,產生疼痛。
- 腦震盪:如果沒有佩戴單車頭盔作保護,當摔車時頭部強烈衝擊,甚至頭部直接著地,那就會使腦部受到震動,出現神經創傷,如頭暈頭痛等;當撞擊力度過大,顱內緩衝機制失效,腦部直接撞向頭骨,便可造成休克、昏迷甚至死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