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
2024-10-03 04:29:49
日報

近視是病 視力或提早衰退

分享:
近視 視力

據國際最新定義,500度已屬深近視,令眼睛提早退化、容易患上不同眼疾,甚至增加失明風險。惟奧比斯與香港眼科學會的調查發現大眾對近視的影響認知不深,並強調近視是一種病,須糾正不良用眼習慣,防止視力提早衰退。
 

香港眼科學會會長及奧比斯義務眼科醫生 李琬微

吳女士(左)及李琬微(右)。

今年60歲的吳女士從事會計,經常用電腦,由於母親有超過1,000度近視,她因遺傳而自小學起有400至500度近視,到發育時期更加深至1,300度。至2022年,她發現視野又變得模糊,家裡亦常感昏暗而安裝大量燈泡,視光師見她不斷配眼鏡,近視深至2,300度,著她向眼科醫生求診。結果發現雙眼均有白內障,視力僅餘三成。

增眼疾風險

香港眼科學會會長及奧比斯義務眼科醫生李琬微表示,近視是由於眼球拉長,令遠方景物無法聚焦於視網膜上,導致看遠方景物模糊,看近處較清楚的情況,「而深近視的風險因素,包括父母遺傳、閱讀距離太近、欠缺充足睡眠及缺乏戶外運動等。傳統認知是到了20歲左右,近視會變得穩定,但新冠疫情期間發現,在長時間近距離使用電子產品等刺激之下,即使30歲人士也可以加深近視100至200度。」而深近視可增加嚴重眼疾的風險,如黃斑病變增40倍、視網膜脫落20倍、白內障6倍、青光眼3倍。

認知仍有不足

早前奧比斯及香港眼科學會作出關於近視患者用眼習慣的網上調查,收到1,432份回覆,發現如父或母有深近視的話,68%人在12歲前便患有近視;近七成人出現眼睛症狀,若只計深近視者則有75%,包括飛蚊、重影等,或屬白內障或視網膜退化早期徵狀;3%人有視力模糊或閃光問題,也有可能是視網膜裂孔或脫落的早期病徵;有症狀人士27%為39歲以下。李琬微續指,「僅四成人清楚知道深近視可引致的嚴重眼疾;而逾半人以為激光矯視可解決近視併發症風險,而事實上有關風險並不會降低。」

adblk6
近視 驗眼

深近視患者應40歲開始每年驗眼。

預防近視惡化3要點

用眼習慣方面,有三分二人每日使用電子產品逾4小時,近三分一人常在黑暗中看電子屏幕,李琬微認為兩種都是壞眼的習慣,後者因要用力聚焦,放大瞳孔而令眼睛特別易累,甚至誘發急性青光眼。另外,接觸陽光及睡眠充足的受訪者分別只有39%及51%,有進步空間。「預防近視惡化有3個要點,首先是閱讀或用電子屏幕時要有充足光線;其次是適當距離,電腦最少保持50厘米、手機30厘米;最後是定時小休,可參考20-20-20法則,用眼20分鐘後,看20呎遠的東西20秒,讓眼睛放鬆。此外,均衡飲食和充足睡眠都有幫助。」

吳女士接受白內障摘除手術後,視野回復清晰,毋須再戴眼鏡,回家才發現燈光光亮如「放火」,可減少一半燈泡,也感謝過去家人的遷就。另外,雙眼亦發現有早期青光眼,幸而用眼藥水已可穩定病情。李琬微提醒,一般人應50歲開始每年檢查眼睛,深近視人士則要早10年開始,即40歲,以便及早發現眼疾及早處理。

立即更新/下載AM730手機APP 體驗升級功能

全新會員積分獎賞計劃 打開App進入會員專區體驗升級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