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
2023-02-24 04:29:49
日報

過敏|找出新致敏原 助抗曱甴過敏

分享:
找出新致敏原 助抗曱甴過敏

找出新致敏原 助抗曱甴過敏

哮喘、鼻敏感(過敏性鼻炎)、濕疹等過敏疾病,影響香港逾半人口。最常見的致敏原是塵蟎,原來緊隨其後的是曱甴,佔致敏率45%!中大醫學院研究團隊最近破解了美國曱甴基因圖譜,並發現7種新型致敏原,有助將來設計針對曱甴過敏的免疫療法。

香港最常見的曱甴種類是美國曱甴和較細小的德國曱甴。中大醫學院兒科學系教授梁廷勳表示,曱甴致敏原引致過敏的途徑與塵蟎相似,「當曱甴死亡腐化,當中殘留的酵素,以及曱甴糞便,都有大量致敏原,當清潔家居時將致敏原揚起了,如吸入氣管、接觸眼睛,就會產生過敏反應,例如引起哮喘。」

致敏原

曱甴是繼塵蟎後最常見致敏原。

出現呼吸道及皮膚敏感反應

梁廷勳曾遇上幾個案例,分別出現喘鳴、咳嗽、蕁麻疹等敏感反應,皮膚點刺測試發現同時對塵蟎和曱甴等過敏,而針對患者症狀,透過氣管舒張劑、吸入式類固醇、抗組織胺藥或外用類固醇治療而康復。「這幾個案例說明,現時很難將曱甴和其他致敏原的影響分辨出來;與此同時,曱甴、蟎蟲和貝類之間或有共通致敏原,如原肌球蛋白;再加上不同品牌的點刺測試劑,內含的致敏原成分和濃度亦未必一致,令診斷和治療的方法都不夠精準。」

找出7種新致敏原

是次研究團隊的發現也許可幫助將來開發更精準的治療方法。中大醫學院生物醫學學院博士後研究員熊慶博士指,「過往因缺乏高質素的基因組,科學界只能鑑定有限的曱甴致敏原。是次研究我們集合了美國曱甴25條染色體的高質素基因組,在原有的13種致敏原外成功確定了7種新型致敏原,相信有助將來診斷曱甴過敏。」

梁廷勳希望將來可利用大數據,分析過敏的表現方式,找出機率最大的致敏成分,再作測試確定,結果就可較精準;當確定致敏原種類,便可對症下藥。有需要時透過脫敏治療,讓身體慢慢適應該致敏原,不再出現過敏反應。

adblk6
致敏原

(左起)熊慶、徐國榮及梁廷勳。

白蟻也要提防

研究團隊進一步研究曱甴的基因進化,發現美國曱甴、德國曱甴與三種白蟻於基因上屬近親,即白蟻可能含有與曱甴極相似的致敏原,同樣要提防。中大醫學院生物醫學學院教授徐國榮補充,「不要以為白蟻不常見,雨天出現的飛蟻便是,若飛入屋並在地面死掉,建議要好好清理地面,否則有可能引發哮喘。」另一方面,美國曱甴的解毒基因「穀胱甘肽S—轉移酶」出現了重大擴展,大大增強其生命力和適應力,或令現有的殺蟲水無效。

避免接觸

徐國榮建議家居要做好3點,避免與曱甴接觸,「首先是食物要好好保存和蓋好,否則曱甴晚上會來『開餐』,同時要掃地避免食物殘留,也不要在床上進食,以免惹來曱甴。其次是隔絕曱甴的水源,如果鋅盤底滴水要處理好,因為牠們最愛這些陰暗處,保持乾燥可減少曱甴出現。最後是小心門窗,尤其接近垃圾房的單位,可於門外、窗外噴殺蟲藥,曱甴就不會靠近。」

adblk7

🎁 amJetso送新西蘭天然礦泉水Oravida盒裝10L ,立即開APP玩👇 👇

amJetso送新西蘭天然礦泉水Oravida盒裝10L ,立即開APP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