癌症的形成仍然是科學家努力攻克的謎題,以求在不久的將來令癌症成為可以透過治療更有效控制甚至根治的病症。而最新研究發現,腸道細菌在膀胱癌的發展扮演重要的角色,原因是腸道細菌可以將煙草釋放的致癌物質,轉化為可囤積在膀胱的化學物,繼而引發腫瘤形成。
九成小鼠發展出膀胱癌
該項由歐洲分子生物學實驗室(European Molecular Biology Laboratory)與克羅地亞斯普利特大學(University of Split)合作進行。研究人員透過實驗發現,如果給予小鼠抗生素消滅99.9%的腸道細菌,暴露於致癌物N-亞硝基丁基(BBN)的小鼠僅有10%會發展成膀胱癌,而未給予抗生素的小鼠則90%會發展成膀胱癌,反映腸道細菌在膀胱癌的形成有舉足輕重的作用。
轉化BBN能力各有不同
研究團隊透過微生物學和分子生物學技術,揭示小鼠腸道中的細菌能將BBN轉化為N-亞硝基(4-氫氧丁基)胺(BCPN),並在膀胱中積聚及誘發腫瘤形成。以人類糞便樣本進行的研究亦驗證人類腸道細菌也具備類似的轉化能力。
研究人員指出,實驗亦發現不同個體的腸道細菌,轉化BBN的能力也各有不同,這可能解釋了為何部分人接觸致癌物後會發展成癌症,部分人則不會,而今次研究為進一步探討腸道細菌在致癌過程中的角度提供了方向,或有助開發預測癌症風險及預防癌症發生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