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國國民議會周三晚通過對總理巴尼耶(Michel Barnier)政府的不信任動議,是1962年以來法國政府首次被議會推翻,而9月上任的巴尼耶亦成為法國第五共和國歷來「最短命」總理。事件令法國政局更加混亂,當日在爭議聲中任命巴尼耶的總統馬克龍(Emmanuel Macron)成為眾矢之的,他強調自己不會辭職。
國民議會原定審議兩項對政府的不信任動議,由左翼陣營185名議員提交的不信任動議獲331票支持,超過通過動議所需的最少288票;另一項不信任動議由極右翼陣營140名議員提交,則不再表決。
巴尼耶在表決前呼籲議員考慮國家的最大利益,指目前法國在經濟、社會、財政及金融方面形勢都極其困難,若不信任動議通過,會令情況更加嚴峻。
巴尼耶倒台|近因是強行通過社會保障法案
巴尼耶政府被國民議會推翻的導火線,是本月2日,巴尼耶利用一項甚少動用的憲法機制,未經國民議會表決,強行通過一項社會保障法案。該法案是巴尼耶政府10月所提、2025財政年度預算草案的一部分,提出削減支出及加稅,來尋求控制預算赤字。法案強行通過引來極右翼「國民聯盟」(Rassemblement National、RN)和左翼政黨聯盟「新人民陣線」(Nouveau Front populaire、NFP)狠批,斥責巴尼耶政府令民主大倒退,兩大陣營並宣布提交不信任動議。
巴尼耶被「左右開弓」,未表決已知凶多吉少。實際上,巴利耶上台後已持續面臨不信任危機,事件的遠因須回帶至歐洲議會選舉。
巴尼耶倒台|遠因是馬克龍「豪賭」後議會勢力分裂
在6月初舉行的歐洲議會選舉中,由馬克龍創立的法國執政黨「復興黨」(Renaissance、RE)失利,得票率遠低於疑歐的極右翼「國民聯盟」。馬克龍隨即宣布解散國民議會、提前舉行選舉,冀「豪賭」一鋪以國內民意鞏固執政黨在法國的支持度,賭的是要國民在「挺歐」和「疑歐」中二選一,也賭國民在歐洲議會投下賭氣的「反政府」票以示不滿後,會在國內選舉「含淚」投票給執政黨。
最終「國民聯盟」在備受看好下,未能在國民議會成為最大勢力;然而新議會亦沒有絕對多數派:左翼聯盟「新人民陣線」獲193席、馬克龍領導的中間派聯盟獲166席、「國民聯盟」及盟友獲142席。三大陣營均與成為議會絕對多數所需的289席,相距甚遠。
法國實行半總統制,總統是國家元首及權力核心,總統由民選產生,總理則由總統任命。總理和內閣向議會負責,主要職責是維持內政的日常運作,若總理跟總統屬同一個政黨,總理往往被視為副手。總統任命總理時,毋須國會同意,但國會能以不信任投票迫使內閣辭職。
巴尼斯、馬克龍、馬琳勒龐︰
巴尼耶倒台|巴尼耶政黨僅佔47席 左右陣營皆不服
在國民議會三強分立下,馬克龍於9月揀選了前歐洲議會議員、73歲的政壇老將巴尼耶出任總理。巴尼耶所屬的親歐盟「共和黨」(Les Républicains、LR)在國會只獲47席,他出任總理引發左右翼陣營不滿,包括國會最大勢力左翼聯盟「新人民陣線」;極右翼「國民聯盟」則警告巴尼耶看著辦。馬克龍當日揀選巴尼耶的原因,是冀憑其老資歷背景,打破複雜的政治僵局,亦寄望他解決飆升的財政赤字。據報馬克龍之前提議的人選,早在試水溫階段已「被ban」,並相信巴尼耶不會「立即」面臨不信任動議。但沒料他也只捱到3個月。
預料巴尼耶內閣辭職後,在新總理任命之前,將留任看守政府,繼續負責日常政務和應急管理。有消息人士指,馬克龍會盡快任命新總理,部分原因是美國候任總統特朗普,將應邀出席本月7日舉行的巴黎聖母院重新開放儀式,馬克龍不願在「無內閣」情況下與特朗普會面,認為會影響國譽,但時間似乎非常倉卒。
巴尼耶倒台|馬克龍成眾矢之的︰不會辭職
反對派批評馬克龍導致當前的政治困境,要求他辭職。領導「國民陣線」的馬琳勒龐(Marine Le Pen)稱,推翻政府是憲法賦予保護人民免受危險、不公平及具懲罰性預算案影響的唯一途徑,認為馬克龍要為目前局面負最大責任。馬克龍出訪沙特阿拉伯期間向傳媒表示不會辭職,「法國人民兩次把我選為總統,對此我感到非常自豪。我將竭盡全力兌現這份信任,直到最後一刻」,即留任至2027年任期屆滿為止。他將於本港時間周五凌晨發表全國講話。
巴尼耶倒台|法國政治「碎片化」新總理料仍惹爭議
法國憲法規定,國民議會因解散而提前選舉後,一年之內總統不得再次解散議會。因此目前的國民議會格局,在明年夏天之前將不會有重大改變。近年法國兩大傳統政黨——「社會黨」(Parti socialiste、PS)與「共和黨」輪流執政的格局已逐步瓦解,取而代之的是左翼、中間派和極右翼三強鼎立的新格局。目前難以處理的總理人選局面,折射出法國政治已愈來愈碎片化和極化,無論新總理是誰,相信糾紛仍會再起。馬克龍其中一條「出路」是任命無政治色彩的技術官僚出任總理,或許可以避過被「左右開弓」的命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