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
2025-04-09 18:49:18

剛果國家公園爆炭疽疫情 50隻河馬暴斃 保育組織警告:炭疽可傳染人類

分享:
剛果維龍加國家公園近日發現大量河馬屍體,疑感染炭疽死亡。(路透社)

剛果維龍加國家公園近日發現大量河馬屍體,疑感染炭疽死亡。(路透社)

剛果民主共和國的維龍加國家公園(Virunga National Park)近日爆發炭疽疫情(anthrax),約50隻河馬疑染疫死亡,引發保育組織關注。

剛果自然保育研究所指,這些河馬屍體在愛德華湖以南的河流被發現,部分浮屍腹部朝天。當局表示,導致這次河馬大量死亡的是自然界中的炭疽桿菌(Bacillus anthracis)。

據悉,炭疽菌能產生孢子,長期潛伏於土壤中,當地可能有感染炭疽的動物死後埋於泥土,經過環境變化,炭疽菌可重新活化並傳播。保育組織警告:「雖然炭疽病主要影響野生動物,但對人類和牲畜同樣有潛在的傳染風險。」

adblk6
剛果維龍加國家公園近日發現大量河馬屍體,疑感染炭疽死亡。(路透社) 圖為棲息於剛果維龍加國家公園的河馬。(互聯網) 圖為棲息於剛果維龍加國家公園的河馬。(互聯網) 圖為棲息於剛果維龍加國家公園的河馬。(互聯網) 圖為棲息於剛果維龍加國家公園的河馬。(互聯網) 剛果維龍加國家公園已被聯合國列為世界自然遺產。(互聯網)

維龍加國家公園於1925年設立,佔地約3,120平方英里,已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列為世界自然遺產,多年來致力保護非洲珍稀野生動物。該國家公園曾是全球最大的河馬棲息地之一,但自1994年起,因剛果內戰和非法捕獵,河馬數量銳減,2006年從原本逾2萬隻減至數百隻。近年,公園積極推行保育,成功將河馬數量恢復至約1,200隻。

傳媒指出,這次疫情不僅凸顯野生動物面臨的健康威脅,也反映剛果長期的動盪局勢與生態保育之間的衝突。

儘管尚未接獲人類感染炭疽的病例,剛果當局已加強監察及檢疫措施,呼籲民眾遠離疫區的河流,避免接觸可疑的動物屍體或水源。
 

立即更新/下載AM730手機APP 體驗升級功能

全新會員積分獎賞計劃 打開App進入會員專區體驗升級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