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日本山口縣的山區最近錄得逾1,300次輕微地震。(互聯網)
日本傳媒報道,從兵庫縣延伸至山口縣的「中國山區」部分地方自2月起觀測到超過1,300次地震,全屬輕微到民眾感覺不到,但卻引起專家關注,認為並不尋常。
日本「中國地區」包括鳥取縣、島根縣、岡山縣、廣島縣和山口縣等5個縣,頻繁的地震活動於今年2月開始。根據氣象廳網站,可看見山口縣北部城市萩市郊區布滿密密麻麻的圓點,那表示錄得的地震活動;特別是過去一個月,地震次數不斷增加,至今已觀測到1,300多次,最大規模僅黎克特制1.8級。京都大學防災研究所教授西村卓也指出,從3月中旬開始,該區域每天發生數十次非常小的地震,「這是有些不尋常的活動,我們正在密切關注。」
日本旅遊|能登半島7.6級地震發生前有類似情況
西村表示,這些地震的震源深度介乎30公里至25公里之間,有移動的特徵。最初從40公里深開始,然後逐漸變淺至大約25公里,之後在25至30公里之間移動。水平位置也有從西向東移動的趨勢。由於存在移動現象,他推測是地下深處的流體向較淺的地方上升,在流體移動時引發地震。
西村研究2024年1月石川縣發生的能登半島7.6級地震時發現,早在地震發生前,流體已經從地下深處上升至地表附近,可能導致活斷層受到刺激。而這次發生微小地震的中國山區周圍存在多條活斷層,日本中國地區兩座活火山之一的「阿武火山群」也位於此地。西村認為,考慮到地震震源的位置和深度,該區域不太可能因此引發大地震,目前也很難認定這些地震與火山活動有直接關係。但如果震源變得更淺,或者觀測到與地震相關的地殼變動,就有必要更進一步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