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有科學家在泰國發現5種發光蝸牛,是80年來再有發光蝸牛品種獲證實。新發現的發光蝸牛發光部位不同,研究團隊估計有警示獵物的作用,冀進一步研究其發光機理。
日本愛知縣春日井市中部大學的發光生物學教授大場裕一領導的研究團隊,上周五宣布其在泰國的新發現。該5種發出綠光的蝸牛分別來自泰國及馬來西亞,是日本國內暫未見的品種。其中一種發光發光蝸牛為Phuphania globosa,在會覆蓋內臟等部位的膜,以及腿部發出綠光;團隊亦發現會在口部附近發出綠光的蝸牛。
蝸牛發光|或為自保而發光 警示獵食者
據稱,上述5款蝸牛是之前科學家已知的品種,惟不知牠們會發光。大場裕一認為這些蝸牛發光的原因是為了自保︰「螢火蟲等被認為透過發光向周圍警告它有毒,以避免被捕食。蝸牛估計也是為防止被吃掉,透過發光作出警示。」
今次發現已刊登於英國《自然》科學期刊。科學家曾於1943年在新加坡發現首款發光蝸牛Quantula striata,之前一直被認為是世上唯一發光品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