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野中間偏右民主黨爆冷勝出,黨魁尼爾森與黨友開心擁抱。(路透社)
北極圈全球最大島嶼格陵蘭周二舉行議會選舉,結果爆冷由在野中間偏右民主黨(Demokraatit)勝出,該黨親商界並傾向以緩慢的循序漸進方式脫離丹麥獨立。是次選舉由兩大議題主宰,分別是由半自治走向獨立,以及美國總統特朗普「收購」格陵蘭言論。當地6大政黨均支持獨立但步伐不同,而大部分格陵蘭人並不歡迎特朗普的建議。選前被看高一線的主要在野黨「方向黨」(Naleraq),主張快速獨立,並且與美國建立更緊密關係,得票排第二。執政黨「因紐特人共同體」(Inuit Ataqatigiit)與執政盟友前進黨(Siumut)得票分別第三和第四,合共取得36%選票,較2021年的66.1%大跌。
特朗普效應|民主黨勝出 黨魁也意外
民主黨得票29.9%,較2021年的9.1%大幅上升,而方向黨得票為24.5%,亦較4年前選舉的不足12%大有斬獲。民主黨黨魁尼爾森(Jens-Frederik Nielsen)曾任工業及礦物部長,稱「民眾求變……大家想更多商機支撐我們的福利。我們不想明天便獨立,希望有良好的基礎」。報道指,33歲的尼爾森也意外其政黨勝出,他稱「我們非常開心」,民主黨將與其他政黨商討籌組聯合政府。現屆執政聯盟與民主黨一樣傾向緩慢走向獨立,總理埃格德稱尊重選舉結果。他2月初宣布提早大選,稱格陵蘭從未經歷過如此大外部壓力,在此重要時刻國家須團結。今屆議會選舉投票踴躍,部分票站須延長開放時間半小時,親商界政黨勝出,反映格陵蘭人較著重醫療福利、教育、文化保存及其他社會政策,脫離丹麥獨立非首要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