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冰洋向來會在夏季融冰,但冰量減少不等於「無冰」。然而有研究推斷,北冰洋將於2030年代夏季完全無冰,情況較科學家過去估計早至少10年發生。
美國有線新聞網絡(CNN)報道,由南韓浦項科技大學教授閔勝基領導的團隊,對比了1979至2019年的不同衛星數據和氣候模型,評估北極海冰變化。結果發現,北極海冰減少的主因是人類引起的污染及所導致的氣候暖化,而以前的模型低估了北極海冰融化速度。
該研究周二發表在《自然通訊》期刊上,指預計北極海冰最快在2030年代夏季完全消失,而就算全球大幅削減暖化污染物,北極仍可能至2050年代出現「無海冰之夏」。閔勝基表示,「我們驚訝地發現,無論我們在減排方面作出多大努力,北極終將出現夏季無海冰情況,這是出乎意料的。」
北極融冰|北冰洋2080年恐每年8至10月均無冰
北極海冰在冬季積聚、夏季融化,海冰量通常在9月達最低水平,然後進入新的循環。一旦北冰洋夏季完全無冰,區內踏入寒冷季節時,海冰因要由零開始積聚,結冰速度勢會減慢。雖然減排未必能阻止北冰洋夏季無冰,但若持續維持高排放、繼續燃燒化石燃料加劇污染,團隊推斷至2080年代或之前,北冰洋將在每年8至10月完全無海冰。
報道指,今次研究結果較聯合國政府間氣候變化專門委員會,於2021年的預測更嚴峻。當時的預測認為,若溫室氣體維持中或高度排放,北極會在本世紀中期左右無海冰。閔勝基指其團隊的研究顯示,此情景或會早10年發生。
北極融冰|無冰便有新航線仲好?專家︰進一步加劇污染!
去年曾有研究指,過去數十年來,北極升溫的速度較全球其他地區快4倍;而美國太空總署(NASA)數據則顯示,北極的海冰正迅速消失,9月份的海冰以每10年減少12.6%的趨勢縮減。北冰洋一旦夏季無冰,將對全球產生嚴重的漣漪效應,海洋吸收的熱量將增加,導致進一步暖化,熱浪、山火及洪水等極端氣候狀況恐更頻密出現,尤以北半球中高緯度地區為甚。此外,有專家指北冰洋無冰勢將刺激商業航運,令新航線增多,這會令區內碳排放及污染進一步增加,形成惡性循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