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6更新︰得獎者的研究
2022年度諾貝爾今日公布最後一個獎項——經濟學獎,由美國聯儲局前主席伯南克(Ben S. Bernanke)、美國芝加哥大學學者戴蒙德(Douglas W. Diamond)以及美國華盛頓大學經濟學家迪布維格(Philip Dybvig)平分,以表揚其在研究銀行及金融危機的貢獻。
負責評審的瑞典皇家科學院指,現代的銀行體系研究,解釋了我們為甚麼要有銀行、如何把銀行在危機中所受衝擊減少,以及一旦銀行倒閉會如何加劇金融危機,而3位得獎者早在八十年代,已為有關研究奠下基礎。
院方指,把存款轉化成投資,是令社會經濟運作及發展的關鍵。但問題是,儲錢者都想在遇上額外開支時有錢可用,借錢投資者則想確保不會被強迫提早還款,兩者存在矛盾。戴蒙德及迪布維格提出的理論,解釋了銀行如何擔任中間人,在當中取得平衡;不過銀行同時接受存款、借出貸款這兩種行為,會令其在謠言出現、存戶擠提時陷入倒閉險境。二人提出由政府提供存款保障,讓民眾安心,減低擠提風險。
諾貝爾獎|伯南克︰銀行危機令大蕭條深化及持續
此外,戴蒙德並指出,銀行尚有另一個重要的社會功能——負責監察借貸者的信貸記錄,以及確保借貸者的錢,用在良好的投資項目上。
伯南克的研究亦息息相關。在伯南克於八十年代發表其理論前,專家的傳統智慧是,若美國央行大印銀紙,就可避免三十年代的大蕭條(Great Depression),伯南克雖認同這有份導致大蕭條,但認為大蕭條持續及深化的主因,是銀行未能把存款轉化為有建設性的投資。
院方稱,大蕭條由1929年的經濟衰退開始,翌年發展成銀行危機,短短3年間有大量銀行倒閉,很多牽涉擠提。本來沒事的銀行亦因存戶信心下跌,而不敢批出借款,改為把存款投資在可隨時「甩手」應付擠提的資產上,進一步窒礙經濟。伯南克指出,銀行危機並不單止是經濟衰退的結果,而是令經濟陷入更長、更深蕭條的重要因素,因一間銀行掌握無數借貸者的記錄,包括過去的投資方向,以及訂定甚麼要求確保對方如期還款等「知識資本」(knowledge capital),就算有另一間銀行接手,亦需時重建關係,嚴重削弱社會把存款轉化成投資的能力,經濟自然難以快速復元。伯南克於06至14年出任美國聯儲局主席,被指帶領美國度過大蕭條以來最嚴峻的經濟危機。
院方讚揚3人的發現,大大提升了人們對銀行在經濟系統中角色的了解,並「改進了社會該如何應付金融危機」(improved how society deals with financial crises),解釋了為何在金融危機中,避免銀行倒閉是極其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