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賞鐵達尼號殘骸的小型觀光潛艇「泰坦號」(Titan)在北大西洋失蹤,截至本港時間昨深夜11時,搜救行動仍無大進展。泰坦號上氧氣估計已於當地時間周四早上6至8時(本港時間昨晚6至8時)耗盡,潛艇內5名乘客恐凶多吉少。搜救隊持續探測到海底傳出神秘撞擊聲,各界希望是求救訊號,美國海岸防衛隊稱初步分析後,未有定論。
由美、加、英及法國等組成的國際搜救隊,搜索範圍已擴大至逾2.5萬平方公里海域,即美國康涅狄格州面積兩倍,在水面搜索的船隻增至10艘,並以泰坦號母船「極地王子號」(The Polar Prince)為指揮中心,空中亦有軍機持續偵察。
法國加拿大潛水器 深入海床搜索
配備潛水機械人「Victor 6000」的法國研究船亦已抵達。該機械人可潛至鐵達尼殘骸所在的逾3,800米海底,一旦發現泰坦號,可協助水面船隻把它拖上水;加國一個遙控潛水器更已降落海床。美國海軍周三則稱一套能抵達約6,000米深海、可負重27噸的打撈系統已運至現場附近港口,安裝需時約一天。
美國海岸防衛隊及加拿大P-3「獵戶座」海上巡邏機,周二及周三偵測到海底聲響,據報每隔30分鐘傳出一次,有人形容為「砰砰聲」,搜索範圍也集中在傳出聲響區域。但英國《衛報》引述極地研究組織British Antarctic Survey的海洋地質學家拉特(Rob Larter)稱,「搜索範圍如此廣闊,似顯示沒人有信心能找到發出聲響位置」。他說在水面用聲納浮標,幾乎不可能找到泰坦號,用器材潛入海床會更有效,但他的經驗是器材距離目標近至數十米,仍會「走漏眼」,須來回搜索,「名副其實是大海撈針,除非你掌握精準位置」。英國倫敦大學海洋工程教授格雷格(Alistair Greig)則指就算找到泰坦號,料還需兩小時才能把它拖上水面。
專家爭論神秘撞擊聲是否求救訊號
撞擊聲是否人為訊號,專家亦眾說紛紜。 美國紐約雪城大學(Syracuse University)地球與環境科學榮譽退休教授卡爾森(Jeff Karson)直言,撞擊聲屬人為的說法恐怕是「一廂情願」,「其中一個可能是海底殘骸彈動的聲音……就像丟一顆彈珠入鐵罐,而發出連串聲響,位置難以確定。」另有海洋專家指水底向來「嘈雜」,魚及其他動物或人類儀器等都會發出聲響。
美國探險家及海洋專家蓋洛(David Gallo)另有見解,他雖擔心泰坦號可能已爆炸解體,但指神秘聲響「由3架不同飛機在兩日內同時探測到……而且仍然持續,自然界並無太多東西會每隔30分鐘發出聲響」,認為必須假設是人為發出,加緊搜索。美國海岸防衛隊上校弗雷德里克(Jamie Frederick)周三仍心存希望,「當你身處搜救行動,總要有希望」。
救援專家︰沉著冷靜可延長氧氣消耗
艇內氧氣理論上已耗盡,但有專家指還取決於其他因素,包括潛艇是否仍有動力、船上人員的呼吸頻率及活動,以及能否保持冷靜等。澳洲潛艇搜救專家歐文(Frank Owen)稱,氧氣供應時數是搜索者的「有用目標」,但那只是大概估計,只要「盡力減少新陳代謝水平,可望延長耗盡期限」。另因潛艇周圍的海水溫度處冰點以下,艇內相信亦極冷難捱。
船身約長6.7米、可深潛至約4,000米的泰坦號,本月16日隨母船從加國紐芬蘭出發,至18日早上7時脫離母船下潛,但在1小時45分鐘後,於紐芬蘭對開700公里大西洋失聯。船上5人包括營運該潛艇的加國深海探險公司海洋之門(OceanGate)行政總裁拉什(Stockton Rush)、英國富商哈丁(Hamish Harding)、巴基斯坦49歲富豪達烏德(Shahzada Dawood)和19歲兒子,以及77歲法國探險家納爾若萊(Paul-Henry Nargeolet)。其中哈丁是擁有3項健力士紀錄的探險家,據報6歲曾隨父母在本港生活及入讀私立山頂小學(Peak School),至11歲返回英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