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產
2021-12-22 12:30:00

工商市況|前景看好!中原料明年工商舖成交按年升逾10%

分享:
展望2022年工商舖市況,潘志明(右二)預測將會量升價穩。

展望2022年工商舖市況,潘志明(右二)預測將會量升價穩。

新冠肺炎疫苗推出近一年,接種人口陸續增多,港府積極於防疫及經濟取平衡,至新近中港通關終有初步消息。同時,受惠於多項利好政策下的工商舖市場百花齊放,繼有工商舖投資經驗的買家重投市場,更有不少新晉買家趕入市,令今年工商舖交投量對比過去兩年皆見升勢。中原(工商舖)董事總經理潘志明指,據中原(工商舖)統計,2021全年暫時錄得約6,690宗工商舖買賣成交,對比去年多出約56%,比2019年亦上升約35%。成交金額同樣錄得升幅,今年暫有約1,416.97億元,按年增多約83%,較2019年亦見約25%增幅。他續指,大手成交表現都見理想,2021年暫錄得約165宗大額成交個案,涉及總金額約934.74億元,比2020年分別上升約1.11倍及82%。

潘志明表示,今年施政報告內提及的「北部都會區」發展概念最具影響及前瞻性,加深香港與深圳的經濟交流及交通聯繫,預計隨著北都發展,估計整個都會區將可容納250萬居住人口以及提供65萬個工作職位,尤其目標重點發展創科產業,自然帶動工商舖物業投資價值。相信會以工商物業先行,以至農地、棕地亦會受關注。受到消息帶動,位於厦村邊緣多幅農地及綠化帶地皮率先於11月以約1.854億元易手,可見實力投資者已早著先機出手。同時,政府亦表明日後會把部份政府設施選址在北部都會區,預計可吸引其他企業進駐設立辦公室;而人口增加亦有利本土消費,刺激對商舖需求。

展望2022年工商舖市況,潘志明預測將會量升價穩,分區表現亦見各有參差。北部都會區效應將會延續至明年,預料工廈及舖位市場受惠最大。同時,工廈亦受惠於活化政策延長,以及政府研究降低拍強門檻所影響,預料全幢或大型工業項目會繼續獲支持,當中以新界北等地的工廈會應聲受惠;而舖位市場亦會受惠於北部都會區概念,令新界區及非核心區舖位跑贏大市,走勢全面看好,而核心區則受吉舖數量而影響,預料需要待一段時間消化才告回升。整體而言,工商舖市場前景仍見亮麗,預料來年交投量將會進一步回升至約7,500宗水平,而買賣成交金額則會上升至1,550億元,預料全年會平穩,升幅在10%內,租金走勢亦見向好,預料整體會有10%升幅。

核心區舖空置率改善

中原(工商舖)商舖部董事黃偉基表示,據中原(工商舖)資料顯示,截至12月20日,全年總計錄得約1,700宗舖位買賣成交,涉及總金額約470.32億元,對比2020年分別增加約56%及78%。今年舖位成交價量明顯比過去數年回升,宗數為2017年後新高,金額亦較2019及2020年大幅遞增。

黃偉基指,租賃市場同見回升趨勢,今年暫時錄得約5,069宗舖位租賃成交,按年多出約5%,計及整個12月將會超越中原有紀錄(1999年)以來新高的2017約5,070宗,充分反映舖租市道氣氛暢旺;而總成交金額則暫錄得約5.62億元,比去年上升約18%,同時亦較2019年為高。商戶對租舖開業信心增加,以核心區舖最受歡迎,租客步伐轉積極,更帶動核心區舖空置率改善,如中環區11月份舖位空置率錄得約14.29%,銅鑼灣則為4.95%。

他分析指,面對新變種病毒Omicron,但隨著疫苗接種人口陸續增加,加上配合消費券效應,再加上通關在即,料舖位市場將會轉勢回升,未來舖價調整空間會慢慢收窄,因而吸引不少實力投資者加快入市步伐。租賃市場將會持續暢旺,市面上不少業主及發展商把旗下的一線優質地段盤源招租,個別更為旺市罕有巨舖,且個別租金叫價更見克制,因而令部份實力商戶提早部署,以相宜租金落戶黃金街道。預測2022年舖位市況會持續旺勢,租務成交可望再創高峰至5,500宗,而買賣宗數會有2,000宗,涉及金額約500億元,而全年舖位價格可望會平穩向上至10%。

11月份,銅鑼灣舖位空置率錄得約4.95%。(資料圖片)

11月份,銅鑼灣舖位空置率錄得約4.95%。(資料圖片)

工廈成交價量遠超過去兩年

工商物業因呎價低水及活化工廈政策等利好因素而備受追捧,加上全幢工廈成交持續湧現,進一步推高工商市場熾熱氣氛。中原(工商舖)工商部董事郭楚華稱,2021年暫錄得約3,894宗工廈買賣成交,涉及總金額約571.71億元;對比去年呈價量齊升之勢,宗數飆升約61%,金額則倍增約1.6倍。同時,今年成交量對比2019年同樣價量齊升,宗數遞增約28%,金額則上升約41%。租賃方面,全年總計暫錄得約9,227宗租務成交,宗數較上年略減約7%;而成交金額則見升幅,今年錄得約3.13億元,按年升幅約19%。

郭楚華續稱,本年度暫時已錄得約24宗全幢工廈成交,為2014年後新高記錄,反映發展商及財團對大型工業項目信心十足。他預測,雖然變種病毒來襲,但工商物業一向抗壓力強。施政報告又為工廈市場帶來多項利好消息,許多傳統工業區正逐步轉型,擁有巨大投資潛力的工廈物業會續受追捧,帶動工商市場前景樂觀。由大額全幢工廈至中小額的新式工作室,包攬不同類型買家的投資意向,預測2022年工廈買賣宗數及金額會有10%至15%升幅,而租務宗數亦會突破10,000宗水平,租金升幅約10%。

adblk6
預測2022年工廈買賣宗數及金額會有10%至15%升幅,而租務宗數亦會突破10,000宗水平,租金升幅約10%。(資料圖片)

預測2022年工廈買賣宗數及金額會有10%至15%升幅,而租務宗數亦會突破10,000宗水平,租金升幅約10%。(資料圖片)

九龍甲廈吸引投資者入市

中原(工商舖)寫字樓部董事陳雁樓表示,今年暫錄得約1,096宗寫字樓買賣成交,總成交金額約374.94億元,按年分別升約43%及29%;宗數為2019社會事件及2020新冠肺炎後首度破千宗水平。租賃市場方面,2021年暫時有約6,541宗寫字樓租務成交,對比去年增加約24%;總成交金額則錄得約6.95億元,亦比2020年上升約23%。與買賣走勢相似,今年成交宗數亦是自2019及2020年後再度衝破6,000宗水平,租務氣氛都有好轉跡象。

陳雁樓指,2021年全年港九指標商廈買賣個案暫錄得72宗個案,當中九龍區表現較佳,佔41宗成交,遠超出去年約15宗水平,相信由於九龍甲廈呎價較相宜且質素又見不俗,因而吸引投資者入市。而租賃表現就較疲弱;而今年港九指標商廈暫共錄得約570宗租務個案,走勢一般,令各核心商業區空置情況難以改善,港島區11月整體甲廈空置率為10%,比今年1月上升0.58個百分點,當中中環最新空置率錄約8.03%,比年初亦升0.86個百分點,金鐘11月空置率則為9.43%,持續徘徊於8%至9%水平。

他估計,2022年全年會錄得1,200宗水平,成交金額會達400億元,買賣價則會有5%至10%上調空間,而租務成交量則料會有6,500宗水平,而受到高企的空置率拖累,料租金僅會有0%至5%升幅。

2021年全年港九指標商廈買賣個案暫錄得72宗個案,當中九龍區表現較佳,佔41宗成交,遠超出去年約15宗水平。(陳奕釗攝1

2021年全年港九指標商廈買賣個案暫錄得72宗個案,當中九龍區表現較佳,佔41宗成交,遠超出去年約15宗水平。(陳奕釗攝1

立即更新/下載AM730手機APP 體驗升級功能

全新會員積分獎賞計劃 打開App進入會員專區體驗升級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