娛樂
2021-08-26 12:00:00

粵劇的美學——本地粵劇教育發展

分享:
市民透過虛擬實境裝置欣賞粵劇(由香港教育大學粵劇傳承研究中心提供)。

市民透過虛擬實境裝置欣賞粵劇(由香港教育大學粵劇傳承研究中心提供)。

近年來,不同持份者著力於粵劇教育及推廣。而有效及持續的學校教育及推廣政策,可以培養學生的興趣,撒下粵劇種子。

2003年起,教育局把粵劇列入中小學校音樂課程,並陸續開辦粵劇音樂工作坊予感興趣的音樂教師;粵劇於2012年更納入新高中音樂考試課程。然而《音樂科課程指引》面世後,一般教師仍未能教授粵劇,因其教學訓練集中在西洋音樂,對粵劇教學仍稍欠認識和信心;故2009至2012年間推行的「中小學粵劇教學協作計劃」,期望於三年間改善在職音樂教師的粵劇知識和技能,增強他們施教粵劇課程的信心,同時提升學生學習粵劇的動機。

香港教育大學粵劇傳承研究中心總監梁寶華教授(Prof Leung)。

香港教育大學粵劇傳承研究中心總監梁寶華教授(Prof Leung)。

香港教育大學(前名香港教育學院)亦於音樂教育課程加入粵劇元素。學士學位通識課程《粵劇:中國美學的呈現》自1997年舉辦至今,教授粵劇簡史及發展、音樂理論等知識,亦邀請粵劇從業員擔任客席講師或工作坊主持,希望加強未來音樂教師對教授粵劇的信心。自2017/18年度起,教大更與香港八和會館合作,每兩年開辦《粵劇藝術概論》課程,由八和邀請多位老倌和幕後工作人員主講,內容涵蓋粵曲演唱、行政推廣、戲班運作等等。

教育層面以外,政府亦研究不同政策以推廣粵劇。粵劇發展諮詢委員會於2004年成立,就推廣、研究及發展粵劇的政策向政府提供意見;翌年設立的粵劇發展基金,目的則為支持和資助有關粵劇的計劃和活動。政府亦積極發展戲曲場地及資助粵劇團培育新秀等。然而,政府於推動粵劇教育及觀眾拓展方面仍有改善空間。年輕人開始認識粵劇,並會入場觀劇,但傳統劇目演出時間太長,不能吸引在職觀眾;加上粵劇編劇人才不足,政府應考慮如何把編劇專業化的發展方向。

adblk6

總括而言,當務之急是政府須加強粵劇政策研究,了解觀眾對於演出時長的接受程度,並檢討資助政策。另外,亦需審視粵劇在學校音樂科教學的情況,拓展至其他科目如文學科,以收推廣粵劇文化之效,吸引年輕一代欣賞並參與粵劇發展。

《戲曲天地》全新特備環節「粵劇的美學」由梁寶華、黎曉君主持,每周六下午4時至5時,於港台第五台(AM 783)播出,帶你深入淺出認識粵劇的藝術。重溫︰https://t.rthk.hk/swluu

立即更新/下載AM730手機APP 體驗升級功能

全新會員積分獎賞計劃 打開App進入會員專區體驗升級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