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地
2017-05-04 06:00:00

【am獨家】規劃錯的禍? 5萬居民身處噪音圈 邵氏影城入夜不能開戲

分享:

香港曾被譽為「東方荷李活」,電影業還被官方列為六大文化創意產業之一。但政府一直被批對電影業支援不足,部分掣肘更可能與政府規劃失誤有關。全港最大的電影拍攝場地「邵氏影城」,開幕啟用10年,其後一幢幢新建住宅包圍影城落成,最近距離不足300米。每當影城在戶外拍攝,附近居民對燈光與聲響的投訴不斷,早前更要環保署及警方介入調停,迫使劇組妥協。「居民要瞓覺,片場要開戲」,成為該區難解的結,但結未解,政府再批在附近興建2,900戶。可見的將來,類似衝突只會不斷加劇。
文:葉兆臻 攝:陳奕釗

 

邵氏影城共有5間錄影廠,是本港最大電影拍攝和製作場地。

邵氏影城共有5間錄影廠,是本港最大電影拍攝和製作場地。

早於98年,邵氏牽頭的財團以7,800萬港元,投得位於將軍澳環保大道、堆填區附近的邵氏影城現址,作為電影拍攝、前後期製作場地。至06年起,影城開始運作,現時影城佔地約50萬呎,包括行政大樓、後期製作中心及5間錄影廠等,投資額超過13億元。另一邊廂,港鐵於05年批出康城站上蓋物業發展權,距離影城約400米的「日出康城」於09年起陸續入伙;07年,政府亦接受發展商以補地價方式,將距離影城不足300米的鋼鐵廠和鑄造廠等,由工業用地改劃為住宅,其後「峻瀅」於2014年起入伙,自此影城和居民「休戚與共」。

 

adblk6

最近一次社區衝突發生在3月底,當區區議員方國珊表示,「當晚係一個國際級、愛滋病研究基金會嘅慈善籌款活動,喺影城露天平台舉行。居民由黃昏開始已經聽到活動聲響,直到11點後,開始收到幾百個居民投訴,唔同屋苑都有,有啲居民直接打去警署、環保署,結果到凌晨1點先停。」她稱,較早前已有居民投訴戶外拍攝的強光,影響居民睡眠,「峻瀅、日出康城去到清水灣半島,附近有大約5萬人口,居民係知電影城係開荒牛,但問題係入夜後,可唔可能平衡到居民生活。」


抱屈的不只是居民,邵氏影城電影製作總監黃家禧亦呻,拍戲黃金時間在晚上,「通常夜晚,TVB演員都要收咗工先過嚟啦,喺廠拍還好,如果露天就大件事,一定光污染,咁點搞呢?之前投訴我哋光污染,跟住就投訴我地嘈,咁點樣解決?我諗政府都無預計過,唔係點會批民居喺嗰度?」邵氏影城董事陳偉文稱,會與地區和政府研究解決方法,但坦言目前沒有方案,又指原本計劃搭建的戶外布景街道已擱置,部分製作亦要盡量改到室內進行,「影響好大,長遠嚟計,係無得減低戶外嘅戲,除非唔拍嘢,一要拍嘢係無可避免。」


緊鄰影城再擬建屋
一波未平,政府上月建議在將軍澳5幅綠化地建屋,其中一幅緊鄰影城東面,建議興建2,900個單位,容納8,120人。黃家禧擔心屆時問題只會加劇;方國珊直言,「矛盾只會愈來愈大。」


住宅毗鄰影城是否規劃失誤,立法會議員姚松炎認為,一般電影製作不會被歸類為高污染工業,理論上與住宅不會出現好大衝突,「會唔會做好遮光就解決到呢?」他又指,「一般而言,有人提出改劃土地用途,申請人需要請顧問做一份支持改劃申請嘅意見書,要俾幾十個政府部門攞意見,當中一定要做環境評估。」


在邵氏影城製作的電影,由邵氏兄弟國際影業有限公司營運。根據該公司年報顯示,截至去年中,已製作有多部電影,包括有《脫皮爸爸》和《使徒行者》等。資深電影人張同祖表示,邵氏影城被鄰居投訴噪音及光害滋擾,因為政府的規劃上存在了很大的矛盾。「起豪宅之前一早知道有個影城喺度,知道係拍戲的,怎可以反過來投訴人哋拍戲騷擾你。但我認同,拍戲也要適當地做一些減少滋擾市民的措施。」


規劃署解釋,提出短中期房屋用地的發展建議時,已考慮對當區居民會否造成不可接受的影響,政府會全盤考慮這些因素,如有需要會落實相應的緩解措施,務求盡量紓減有關發展可能帶來的影響。

【限時激減】800 amFUN 2盒!1200 amFUN 4盒!

新谷酵素益腸活酵素限時激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