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消極青年】智庫了解年輕政見 普遍憂「本地碼」淪維穩系統
普遍被喻為社會未來棟樑的青少年,是如何看待社會現狀?民間智庫「MWYO 青年辦公室」於上月2日至今月2日,訪問了28位年輕人,包括高中生、大專生、在職青年等,了解他們對疫情、健康碼、立法會延遲選舉等時政事件的看法。辦公室研究員陳宇謙表示,香港年輕人經歷過去一年的社會動盪後,似乎失去了青年應有的自信及朝氣,「只剩下迷茫和漠然」,他認為社會需要助青年重拾自信與動力。
MWYO將訪問整合於自家出版的雙月刊《青年備註》(點擊瀏覽),部分受訪者質疑政府延遲立法會選舉1年,卻在宣布後不久推出「全民檢測計劃」,認為押後選舉是政府憂慮建制派沒信心取得過半議席的政治決定。有受訪者認為只供出入境通關用的「港康碼」,主要方便市民出行,「做法合理」,惟普遍反對落實「本地健康碼」,擔心淪為政權監控市民的維穩系統,限制港人自由。
MWYO指出,很多受訪者都表示,不會就原定今月中發表的施政報告,向當局提交意見,因為對政府的公眾諮詢沒有信心,反而透過社交媒體聚眾發聲,再透過區議員或立法會議員反映更有效。MWYO表示,現象反映青年並非沒有看法意見,惟普遍自覺不能改變,「以消極態度接受身邊發生的一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