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下,住在老人院的長者與家人見面的機會減少,突然缺乏家人的探訪和陪伴,或令患有認知障礙症的長者在認知功能及情緒方面情況變差。有見及此,有院舍運用創意推行娃娃療法,讓院友在照顧娃娃的過程除了重拾愛人的機會,同時亦可訓練自理能力。
娃娃療法是一種非藥物治療手法,透過使用BB公仔陪伴認知障礙症長者及與它互動,鼓勵溝通、表達情緒、懷緬舊日記憶和提供感官刺激等,長者在照顧公仔的過程中,可以使他們感到自己有用,有給予別人愛的機會。
院舍設BB房助長者互動
院舍把房間佈置成育嬰室,室內有嬰兒床、手推車、各款嬰兒服飾、圖片以及不同款式的公仔。除了讓長者更容易勾起舊日照顧小孩的回憶,也提供了一個可與環境互動的機會,讓長者在輕鬆愉快的氣氛下探索周圍有趣的物品,例如有些長者一進入育嬰室會自行選擇喜愛的BB公仔,然後四處觀看BB圖片、傢具或其它組員的BB公仔,有些長者則會離開前向所有BB公仔道別。
職業治療師亦會利用長者的程序記憶,鼓勵他們進行不同的育兒活動,例如梳洗、沖涼及摺衣物等,以訓練自理能力,當中亦會利用圖示協助院友進行活動,讓不同能力的院友也能發揮所長。
明愛李嘉誠護理安老院9月至今已為14位院友試行治療服務,反應良好。院舍一級職業治療師李凱穎表示,大部份長者接受三星期治療後,煩亂行為及自理能力也有改善。例如周婆婆最初在小組中會不斷哭叫、煩燥不安及想離開,接受治療後,情緒慢慢變得平靜,減少了哭叫,能專注於育兒活動,享受照顧BB的樂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