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管局推出新一輪三年期「通脹掛鈎債券」,這是繼2016年以來再次發行的第七批iBond。由於預期在新冠肺炎疫情下,香港將出現極低通脹甚至零通脹,因此金管局特地將把過往只有1%的最低利息保障提升至2%:但究竟每手1萬iBond換來的200元利息,對中產而言是否有足夠吸引力?
猶記得最初在2011年之所以有iBond構思,是由於民主黨向財爺曾俊華表示,中產階級一邊面對樓價飛漲、住屋成本急劇增加;另一邊難以找到穩健的投資以確保資產不致被通脹蠶食,因此希望特區政府能推出一種保本債券,此即為「通脹掛鈎債券」的由來。
在iBond初次推出時,大多數市民對此感覺陌生,因此反應普通只有15.5萬人認購,結果所有認購40手以下的皆獲全數分配。此時大家才如夢初醒──原來iBond是可以立刻在二手市場進行轉手的!以iBond首天掛牌價$10,670一手計算,假若那位具先見之明認購40手iBond的「幸運兒」,在首天即把它們全數沽出,即使扣除手續費仍能立刻賺取二萬六千元以上!
在得知iBond是一種只賺不賠的玩意後,由第二輪iBond配售開始,認購iBond人數節節上升,最高峰甚至多達接近60萬人加入抽iBond行列。然而政府面對熾熱的認購需求,卻沒有增加相應的發行量,結果往後數輪iBond大多數市民只能獲配兩手左右,有時甚至落得連第二手iBond也要以抽籤方式進行分配的境地。
如此就出現了一個尷尬的情況。我想沒有人會覺得,中產階級會認為每年派發數百元利息能夠達致甚麼「保障資產不被通脹蠶食」的效果,甚至可能出街行個街吃餐飯,就已把整整三年的iBond利息花光了。相反,由於愈來愈多人發現iBond零風險穩賺不賠的特性,近年每逢iBond配售前,甚至會有股票經紀行提供一條龍服務:他們會先為老人家代填iBond申請表格,以低息貸款借出抽iBond的本金;獲配售後又會代其立刻在市場轉售,當中只「酌量」收取開戶手續費──換言之就算你是位窮光蛋,只要有身份證就會有人幫你辦理認購iBond手續,你只需坐等收錢一刻就可以了。
失去為中產階級保本功能
iBond供應量嚴重不足,令其完全失去為中產階級保本功能:當然你仍可透過在二手市場中搜購滿意數量的iBond──但如此一來,你就要承擔起二手價成本不足以抵銷通脹蠶食的風險,那「零風險」的意義就消失了。反過來說,因其易於在市面轉售的特性,變成了不論貧富皆可參加的抽獎遊戲。若果我們把iBond時髦的命名、「債券」此等看似專業投資的包裝全部撇開,所謂「通脹掛鈎債券」,其實只是一種彆扭的派錢方法而已。
既然每位市民花一大輪工夫,最終也只得區區數百元,那為何政府不乾脆一點正接派錢,偏偏樂此不疲地推出一輪又一輪的iBond呢?首先,因為它能透過控制iBond的發行量來限制「派錢」的數額,遠遠比全民派錢為低:以今輪iBond最高發行量150億元、2厘保證利息作參考,每年不過派錢3億元而已;但若全民派錢200元計,就算不計行政費也要12億元。再者,iBond是以債券派息方式進行運作,換言之政府在派錢的同時還能借回一大筆抵押金,只要拿這些錢去再作一些中低風險投資,回報率超過通脹或接近通脹已是有賺無賠。
第三也是最重要一點就是,相比起簡單直接的受益措施,政客總喜歡把政策簡單複雜化:甚麼「促進市民對債券的認識」、「為中產抵抗通脹蠶食」,全都是用來「拋窒」市民,減少質疑聲音,並突顯政客和政府「專業」的掩眼法而已。所以當看見不少金融分析員在傳媒大談iBond的投資價值、當日民主黨為成功為中產爭取iBond如何沾沾自喜,現實卻是身邊的中上產朋友均表示,不值得浪費時間走去追逐區區數百元利息。至於債券市場,亦從未有受惠於iBond而影響分毫,多年來只是特區政府編造的神話。
說了那麼多,究竟今年iBond是否值得抽呢?今次金管局比起往年加碼最多至150億元予人認購,若依過往認購人數作參考,市民最多就能認購兩至三手左右。沒閒錢的,預期銀行與證券行皆會提供孖展服務,可向他們借小量抽三手,再待上市日立刻轉賣圖利。有閒錢的,由於iBond會被視為銀行結存資產,長放在戶口也不會影響專貴理財戶口的最低結存,長揸也沒甚麼壞處──而這也是為何iBond會比某些銀行轉戶定息存款優惠吸引的原因。
但要留意的是據以往經驗,iBond在經歷初發行的一段交投活躍期後,都會出現價格起低的情,所以若決定長期持有的,最好擺到直至政府贖回一刻,才能賺得最多。當然,以上建議只針對那些有閒情逸致,樂於追逐蠅頭小利的升斗市民,對中產朋友而言,這些時間成本就未必值得花上了。
文:Henryporter(www.facebook.com/henryporterbabe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