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伊朗群眾上月上街,紀念伊朗伊斯蘭革命41周年。
特朗普的當選,對於國際關係研究而言猶如一個震撼彈:他沒有過往美國總統那種將「國際警察」肩負起來的責任感,也沒有奧巴馬那種人道主義的包袱。他極力主張擴軍,卻又拒絕讓美軍陷入戰爭泥沼,而堅持只以外科手術式打擊或砍首戰略,游走於戰爭邊緣之間迫使對手屈服。伊朗的哈梅內伊,這些年來就是苦於適應這種嶄新的戰略思維下與美國周旋。至於土耳其的埃爾多安,更因無視這種轉變,進入目前進退維谷的境地。
美國早前因駐伊拉克領事館被包圍展開報復行動,以無人機暗殺了被視為伊朗國內第二號人物:伊朗神聖革命衛隊高級將領蘇萊曼尼,因而又激起了伊朗以多枚火箭彈襲擊美國於伊拉克薩拉赫丁省駐軍的軍事機場。很多人對於美伊兩國的緊張狀態急劇升溫深表憂慮,甚至有認為兩國將可能展開第三次波斯灣戰爭,成為世界大戰的導火索。
可自從特朗普上場以後,其實已多次直接或間接表示美國「不會打無意義之戰」,並批評奧巴馬於伊拉克與阿富汗的戰略失誤令美國政府浪費龐大軍事開支。站在哈梅內伊立場,伊朗不怕打仗,甚至目前在敘利亞、也門、伊拉克都可見倒伊朗革命衛隊、「神聖旅」以及各民兵組織的手影。但也正因如此,伊朗已因昂貴的軍費及國際制裁而令其經濟表現低迷、綿延不斷出現多起抗爭事件,實際亦不可能再開闢一場美伊戰爭。所以兩者最後的選擇皆為如何繞過正面衝突以打擊對手。
伊朗憤恨於蘇萊曼尼及其他將領被美國砍首暗殺,卻在反制措施上出奇地克制:不單止只針對比較空曠、容易疏散躲藏的軍事機場進行象徵式報復,還要在襲擊前數小時開始,已從不同渠道向美軍發出警告,希望他們能及時撤出避免引起嚴重傷亡。甚至乎在襲擊後隨即表示報復已結束,不會再升級至其他後續軍事行動。事實上哈梅內伊的如意算盤是利用伊拉克人民,對美國隨意在其國內發動無人機襲擊的不滿作為契機,觸發伊拉克大規模反政府示威。然後再利用扶植多時,在伊拉克國會內擁壓倒性議席的親伊朗政黨,提出驅逐美軍的動議,根除美國在伊拉克的剩餘影響力,將其變成伊朗的傀儡國。
如意算盤打不響
然而此項如意算盤卻因美國對伊拉克政府作出威脅被打破。特朗普指美軍最終若在非自願的情況下被迫撤軍,則伊拉克政府不單需要立刻償還美軍多年於伊拉克的駐扎和軍事基地的建設費用,而且還可能面對經濟制裁。伊拉克對此恫嚇的反應是默不作聲,因為他們充份明白,以目前伊朗的經濟環境,根本不可能幫伊拉克擺脫到對美國經濟的依賴。
至於伊朗亦因在襲擊美軍基地過程中,誤擊客機造成空難的意外而自身難保。本已對政府極其不滿的伊朗人民憤於戰爭再次造成無辜傷亡,因而發起了大規模示威。《金融時報》早前就報導,美國就曾透過直接或間接資助加拿大等國的軟件公司,大量投送諸如VPN、反追蹤軟件以至在互聯網被封鎖之下仍能運作的通訊軟件至伊朗國內,幫助伊朗民眾突破政府的網絡封鎖繼續串連示威集會運動。這種做法比經濟封鎖,或透過不同手段扶助顛覆敵對政府的傳統手段更加間接,只是為了伊朗的民眾提供一個通訊自由的環境而已,然而卻已變成了打激哈梅內伊的利器。
還有就是伊朗多過月來處心積慮部署,透過以人民幣結算石油期貨合約,繞過外匯制裁出口石油的如意算盤,似乎亦走到了盡頭。最新消息指美國政府會把中國遠洋運輸公司(COSCO)從制裁名單中移除,COSCO早前曾因涉嫌私下運輸伊朗石油而被制裁。外間猜測這或許代表了中美之間已就伊朗石油禁運達成某種共識,若屬實即等同進一步收緊套在德克蘭政府的經濟絞索。這亦反映現代戰略觀念中,政治與經濟才是真正主菜,軍事行動反倒成為了輔助。近來武漢肺炎於伊朗爆發,甚至連伊朗衛生副部長亦被確診,其實就是一種因長年經濟不景而導致醫療系統瀕臨崩潰的佐證。
本欄《特朗普對敘利亞政策 是出賣,也是計算》一文曾提及過,特朗普於敘利亞撤軍雖被人批評是置庫爾德族人生死於不顧,甚至把幾經辛苦才於敘利亞建立起來的戰略地位拱手讓予普京;但這其實是一種無視道義的戰略。如今在沒有美國的緩衝,土耳其終於要和背後有俄羅斯撐腰的阿薩德政權正面衝突;結果在俄羅斯的支援下,令土耳其軍遭受了重大損失,親土的叛軍甚至出現了潰散的情況。埃爾多安基於安全考慮,竟然向北約懸求在土耳其國內部署愛國者導彈,卻被北約司令請吃了檸檬──之前你埃爾多安不是不惜與北約翻臉也要從俄羅斯引入S400防空系統嗎?
然後美國又在土敘俄三國大混戰之際,重新給予庫爾德族部隊空投補給了。特朗普的「二虎競食」之計,把之前批評他在中東失策的國際關係分析員打臉之餘,亦等若公告世界,若仍不擺脫以傳統角度評估特朗普的外交戰略,輕則在媒體貽笑大方,重則隨時令國家遭受滅頂之災。
文:Henryporter(博客無神論者的巴別塔作者、面書:www.facebook.com/henryporterbabe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