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不少非洲國家獲國際社會資助,建設基礎設施。
[觀察]自中共奪得大陸政權後,一直以經濟援助南亞及非洲等發展中國家以突破美國和蘇聯的外交封鎖。就算在最艱難的1960年代,中共仍無視國內饑荒向畿內亞輸出大米及糧食、為西非提供工業技術及協助發展農業。改革開放、冷戰結束後,援助規模不減反增,在過去十年,中國單單給予非洲的人道援助就以百億美元計算,而在未來十年,習近平聲稱還會再增加600億美元的無償援助。但即使中國持續協助這些「第三世界的兄弟們」,但似乎出來的效果卻不如人意;而自習近平上場後由無私奉獻轉變成背後懷有目的,更為世界帶來衝擊。
整個故事的開始,可以由《Foreign Policy》早前公布的一份有關非洲人權狀況報告開始說起:報告指若拿出地圖進行對比,當中貪腐問題、侵犯人權最嚴重的地方,通常都有中國無償援助的「痕跡」,這讓人相當錯愕。要知道中國一向對歐美借助經濟援助干涉他國內政相當不以為然,認為以金錢「逼迫」發展中國家接受其民主自由價值觀是一種相當粗暴的手段:除了進行政府體制改革,有時甚至會要求受援國政府對反美親共人士、激進宗教勢力進行打壓。為了顯示自己對西方價值的不屑,中共援助非洲通常不附帶任何條件,美其名是完全尊重這些政府的獨立自決,沒想到這反而愈幫愈忙,讓當地人民承受更大苦痛。
非裔女學者Dambisa Moyo在其著作《Dead Aid》指出,中國這種無條件援助在欠缺監察下,最終只會令當地權貴有更大誘因中飽私囊。他們藉貪污金錢進行的無節制消費不但促成了惡性通貨膨脹,更會以「收歸國有」為由以資本侵佔民間土地和工廠,破壞原有的經濟發展潛力。
長久以來很多人都迷信於液壓效應(Hydraulic Effect),意即就算富裕國家給予發展中國家的捐款效率就算如何低下,貧窮者總會有些微得益。然而諾貝爾經濟學獎得獎者Angus Deaton研究發現,假若施援者不能確保援助能有效到達受助者手上,很多時當權者就會利用得到的資源鎮壓人民,而這也是為何中國重點援助非洲的地區如納米比亞和贊比亞分別出現了極其嚴重的勞工剝削問題;甚至有證據顯示蘇丹總統巴希爾、贊比亞多任貪腐領導鎮壓群眾的本錢就是來自中國資金。反而歐美援助機構近年願意取Angus Deaton的建議,首先對受援國的政府開出各種政制改革和接受監察的條件,拒絕者則將援助限制在疫苗、基礎衛生建設等能最有效拯救生命、官員卻最難從中取利或進行勒索的資源上面。
但正當大家集中探討如何能有效改善經濟援助效率時,中國的「一帶一路」已令其對外政策邁向了一個新的階段:藉著各種經濟合作與貸款,加強其在海外影響力、甚至將別國資源、土地「收為己用」,其中斯里蘭卡就是一個最典型例子。話說斯里蘭卡在習近平宏大遠景的鼓動下,向中方先後借貸50億美元大肆擴建深水港漢班托塔船運設施、鐵路以至可倫坡的城市綠化建築;但最終,中國並沒有帶來預計中的貿易量,反令斯里蘭卡政府為了抵償當中10億債務,把漢班托塔港經營權連同鄰近1,500公頃土地以「租借99年」方式割讓予中方。
時報:經援策略已轉成充滿計算
《紐約時報》報道指中國的經援策略、已由過往無償無條件一轉而成充滿計算,甚至帶有巧取豪奪的成分。中共透過經濟援助換取的目標包羅萬有,除了斯里蘭卡的商業港口、也有東非吉布堤的永久軍事基地,甚至讓希臘成為了中國在歐盟中潛伏的棋子──歐盟未能對中國在南海的挑釁行為以及惡劣的人權紀錄發表一致譴責聲明,又或是建議就中國在歐洲的投資進行嚴格審查被希臘否決,原因就由於中國財團在雅典附近的比雷埃夫斯港投放巨大投資所獲得的回報。也難怪有人會特地發明了新詞「無炮艇殖民主義」形容這個趨勢:在暢銷書《經濟殺手的告白》中提及美國欺壓發展中國家的手段,和中國目前在非洲、南亞甚至東歐所作所為是何其相似!
可是經濟落後國家現在才檢討似乎已有點遲,因為由哈薩克去到非洲及南歐,深陷中國經濟援助與貸款誘惑而不能自拔的國家已愈來愈多。原先斯里蘭卡還希望她的緊密盟友巴基斯坦能在協助其在割讓港口一事與中國討價還價,沒想到巴基斯坦自己正背負著高達620億美金的中國債務,未來每年還款額將超過60億美金,所以此事上亦只能保持沉默。其他如緬甸、孟加拉亦因中國成為其最大放債國,而不得不在外交上對後者虛與委蛇。中國加諸各國的「債務陷阱」不單將改變世界各大勢力分布版圖,若未來中國經濟出現重大挫折,其帶來的影響規模亦將遠超我們想像。文:Henryporter(博客無神論者的巴別塔作者、面書:www.facebook.com/henryporterbabe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