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法政匯思召集人李安然。(香港電台)
政府就《逃犯條例》草案提出三方面共6項措施,包括將移交門檻提高至可判監7年或以上罪行,規定只處理由當地中央政府請求,以及在雙方協議加入不得強迫認罪、無罪假定等條件。法政匯思召集人李安然在一個電台節目中表示,即使將可移交罪行的刑期門檻,由三年提升至七年,也未能處理商界的關注,因為根據內地的公訴程序,賄賂和向公職人員行賄等罪行,最高刑期是7年,仍然可以移交。
李安然指出,最新提出的措施,反映政府一直以來指移交逃犯,由法庭把關的說法誤導,因為法庭無權考慮提出移交的地方,對疑犯是否有保障,新措施也無說明在甚麼情況下的移交,才會加入限制,保障並無增加。